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专题训练一: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含答案+解析)

2023-02-06 10:01: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专题训练一: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含答案+解析)》,欢迎阅读!
欧阳修,正公,碑铭,神道,文言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讳仲淹,字希文。祥符八年举进士。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陈州。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事者希旨,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未见过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是岁,大旱蝗,奉使安抚东南。岁余,即拜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幸多忌恶之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号难治公治有声事日益简而赵元昊反河西,乃以公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是时新失大将,延州危。公请自守鄜延捍贼,乃知延州。元昊遣人遗书以求和,公以谓无事请和,难信,且书有僭号,不可以闻,乃自为书,告以逆顺成败之说,甚辩。公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在,贼不敢犯。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会边奏有警,公即请行,乃以公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是时,夏人已称臣,公因以疾请邓州。守邓三岁,公益病,遂不起,享年六十有四。

(节选自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召还/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幸多忌恶之/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号难治/公治有/事日益简/

B召还/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幸多忌/恶之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号难治/公治有/事日益简/

C.召还/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幸多忌恶之/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号难治/公治有声事/日益简/

D召还/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幸多忌/恶之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号难治/公治有声事/日益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即避讳。这篇“神道碑铭”因要书写范仲淹本名,前加一“讳”字表示尊敬。 B为寿,文中是为章献太后过生日;这和“沛公奉卮酒为寿”“为寿”的意思相同。 C北面,指面朝北。古代君王坐北朝南,臣子朝拜时面朝北方。文中指降低自己身份。 D.僭,指超越本分。文中指元昊在给范仲淹的求和信中有超越其身份、地位的内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耿介刚正,敢于直言进谏。范仲淹曾因为上书言事违背章献太后的旨意而被外放;在章献太后临朝听政期间,范仲淹又上书请求太后还政皇帝。

B.范仲淹不计前嫌,论事客观公道。章献太后去世后,言事者别有用心地寻求太后临朝听政时的旧事,范仲淹认为应掩小故而全大德,要给予公正的评价。

C.范仲淹抵御强敌,守边效果显著。范仲淹自请守卫延州,使延州成为其它地方的样板,最终使元昊称臣请和。

D.范仲淹忠君爱国,一心革除弊端。晚年范仲淹被皇帝召回京城担任参知政事,积极有为,虽任职一年而罢,但他制定的政策得以像以前那样继续施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自为书,告以逆顺成败之说,甚辩。


2)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参考答案:

1A 2B 3D 4.(1)(范仲淹)于是亲自写信给元昊,把叛逆与归顺朝廷将会有的利害得失的道理告诉他,内容非常有说服力。

2)言官于是就拿夸大其词的事情来中伤他,幸亏皇上明察他的忠心,没有听信这些话。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句意:从东南被征召回京,指出时政失误之处,可是不少大臣权幸很嫉忌仇恨先生,过了几个月后,朝廷让先生担任开封府知府,开封府向来以难于治理闻名,可是先生的治理得到赞誉,政事一天天减少。

“论时政阙失”中“时政阙失”作“论”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C

“而大臣权幸多忌恶之”中“忌恶”是句子的谓语,“之”代指“先生”,作“忌恶”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BD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B.“为寿,文中是为章献太后过生日”错误,为寿,指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不是过生日;“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也是这个意思。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他制订的政策得以仍像以前那样继续施行”错,原文为“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指有司上奏皇上,请求停止范仲淹推行的政策而恢复旧制。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为书”,写信给元昊;“告以逆顺成败之说”,状语后置句,“以逆顺成败之说告”;“辩”,有说服力。

2)“危事”,夸大其词的事情;“中”,中伤;“听”,听信。 参考译文

范公名讳仲淹,字希文。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考中进士。宋仁宗天圣年间,丞相晏殊以其精通文献典籍举荐他,皇帝就让他以大理寺丞的身份担任秘阁校理的职务。因为上书言事违背章献太后意旨,被贬为河中府通判、陈州通判。过了很久,皇帝想起他的忠诚,就征召他,授予他右司谏一职。当时章献太后临朝听政,冬至这天在前殿大会众臣,皇帝将要率领百官为太后祝寿祈福。有关官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先生呈上奏章,称天子没有面向北方的道理,何况这样做还要形成后世看弱皇上而仰重太后的风气,这事情才止息没有进行下去。生又上奏章请求太后把理政大权还给天子,没有得到答复。后来等到太后去世,奏事的人迎合皇上的心意,想把太后当朝时的很多政事都拿来追究,想要深责处罚她,唯独先生认为太后受先皇的委托,保护帮助天子,没有发现什么过失,应该忽略她为政的小过失,来保全她的大德。这一年,天下发生严重旱灾和蝗灾,先生受命到东南安抚,一年多后就被授予礼部员外郎兼天章阁待制,从东南被征召回京,指出时政失误之处,可是不少大臣权幸很嫉忌仇恨先生,过了几个月后,朝廷让先生担任开封府知府,开封府向来以难于治理闻名,可是先生的治理得到赞誉,政事一天天减少。这时,赵元昊在黄河以西造反,于是朝廷任命先生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b99b51c6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