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3-03-13 20:24: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欢迎阅读!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患者,特征,因素

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某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为精神卫生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思路。方法:依据我国关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与诊疗服务相关规范,于20191月至6月期间,就某社区户籍人口进行调查,同时通过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该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就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调查的127例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是精神分裂症,占比达56.69%,其次为严重精神发育迟滞者,本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45岁占比高于<45岁,未婚或丧偶占比显著多于已婚者,高中及以下学历者显著多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着,无职业者显著多于有职业者,非贫困者显著多于贫困着,无家族遗传史者显著多于有家族遗传史者(P0.05)。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的发病特征,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综合防控与康复管理工作,从而改善疾病预后。 【关键词】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因素 精神疾病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关注的重点疾病,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一般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本类疾病大致分为轻性与重性两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各方面压力的升高与竞争的加剧,这也直接导致了精神疾病发病率的提升,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2]。伴随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与不断完善,各地区在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与治疗方面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也在不断推进与落实[3],笔者所在地区也先后就户籍人口精神疾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为初步了解笔者所在地区重性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于20191月至6月期间,在某社区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依据我国关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与诊疗服务相关规范,于20191月至6月期间,就某社区户籍人口进行调查,同时通过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该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情况进行调查,纳入该社区户籍人口中127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1.2、方法:采集每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家族史、现病史、既往史、家庭经济情况等。其中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本组所有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均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进行疾病诊断与分类,所有患者均经由系统化检查,由公立医院进行了明确诊断。 1.3、统计学方法:结果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本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临床分型诊断:本组127例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是精神分裂症,共72例(56.69%),严重精神发育迟滞者26例(20.47%),偏执性精神病者11例(8.66%),双向障碍7例(5.51%)、分裂情感障碍53.94%),癫痫性精神障碍6例(4.72%)。 2.2、本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口学特征、相关因素分析:本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45岁占比高于<45岁,未婚或丧偶占比显著多于已婚者,高中及以下学历者显著多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着,无职业者显著多于有职业者,非贫困者显著多于贫困着,无家族遗传史者显著多于有家族遗传史者,详见表1 3 讨论 精神疾病以不同程度的精神功能受损为主要特点,相应的症状体征也不同,诊疗中以自知力缺失、思维怪异、幻觉、妄想、行为失常等症状常见,患者的正常生活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严重威胁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全。重性精神疾病主要有偏执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分裂情感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严重精


神发育迟滞等[4-5],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功能会逐步减退甚至丧失,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是精神分裂症,其次为严重精神发育迟滞,剩余四种类型的患病率相近。本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45岁占比高于<45岁,未婚或丧偶占比显著多于已婚者,高中及以下学历者显著多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着,无职业者显著多于有职业者,非贫困者显著多于贫困着,无家族遗传史者显著多于有家族遗传史者,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发病特征,基于中性精神疾病的严重危害,须以社区为单位加强综合管理力度,从而有效控制这些患者的疾病进程,改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重性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中存在不同的发病特征,需要完善相关防控与干预工作,积极控制重性精神疾病的进程,从而降低疾病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陆佩丽,范建红,蒋怡华,.上海市闵行区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7,29(2):134-138. [2]王锋,朱长才,朱可,.湖北省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歧视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9,32(5):102-105. [3]喻月慧,冉茂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的发展[J].社会建设,2019,6(5): 22-30. [4]曾文娟,王伟民,赵长,.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9):6-9. [5]王慧莹,杨放如,张杰,.中国乡镇医生精神疾病知识以及对精神病人态度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1):105-1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d32df0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