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学习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2022-03-21 17:1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学习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心得体会,下册,纲要,体会,年级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学习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学习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感触颇深。

首先,我明确了学科《课程纲要》的内涵和意义。《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材、校情、学情编制的、体现学科各种课程元素的计划大纲,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编制《课程纲要》,就是对一个学期或一个模块、一个单元所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也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研究和分析教与学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编制和使用学科《课程纲要》,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需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管理与评价。

其次,我把握住了学科《课程纲要》的基本结构与内容。《课程纲要》不同于教学进度表,课程纲要完整的体现了课程元素,而教学进度表只是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简单安排。《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包括:

(一)一般项目: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课时。 (二)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三)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准的分解和对学生的研究、对学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的分析。具体要求是:全面、适当、清晰;目标要涉及三个维度,特别是认知要求。

课程内容: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学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组织,教师要从总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学材及现场学习资源进行设置。 课程实施:是指如何更好的实施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涉及学习主题,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法等。

课程评价:是指选择与课程目标匹配的评价方式,以获得学生实现目标的证据,包括过程作业与模块、单元测试。

我会继续对课程纲要细致琢磨,深入学习的,把学习到的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分享知识,欢迎下载使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f20c816e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