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2023-10-04 14:1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湖心亭看雪导学案》,欢迎阅读!
湖心亭

学习目标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及作者雪夜游湖的雅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了解白描写作的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学习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了解白描写作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议、展、练结合 教学安排:一课时 资料链接 1.关于作者作品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通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他是继明代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景,意趣深远的散文家。其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亡之后,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之中。 2、关于“白描”

白描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的勾勒出人物神情面貌或景物神韵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以白描手法见长的古代山水小品,其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堪称白描中的来神之笔,寥寥几笔,将景物的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的诸多变化简洁概括,宛如一幅清丽淡雅山水写意画,且意蕴无穷。 教学过程:

导入语:(一起朗诵描写西湖的诗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今天,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一、明确目标

二、自主检测(课下初读课文,完成12题) 1.给划线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雾凇( ) 沆砀( )( ) ( ) 长堤( ) ..一痕( ) ( )定余ráo( )一小舟 zhān 2、了解作者: 张岱(1597-1679,字 ,又字 ,号 又号 (朝代)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 三、整体感知

1、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读课文)

活动提示: 自由朗读----组内合作、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尝试展示----全班朗读

2、三读课文,结合课下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活动提示: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圈点重点字词翻译课文----记录小组内难以解决的字词----全班展示

四、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试分析写法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一个“痴”字写出了两人怎样的情趣?结合背景你还能从中体会到怎样的思想感情?

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孤傲 思国 五、精讲点拨:

白描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的勾勒出人物神情面貌或景物神韵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以白描手法见长的古代山水小品,其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堪称白描中的来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0e000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