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青马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3-05-20 16:2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实施“青马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青马,应对,策略,存在,高校

高校实施“青马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王宇

来源:《广东蚕业》 2017年第7



1

高校实施“青马工程”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机制不完善缺乏系统性

当前各高校实施的“青马工程”只注重对学生的短期培训,而忽视了系统性的统筹规划分层实施,没有将大学生青年进行梯度培养,从而达不到优势互补的目的。“青马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各高校都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社会实践的深远意义;重视课堂建设培养,忽视课外的研讨交流。这些问题使“青马工程”缺乏长效性和影响力,即使加大实施力度也达不到理想的成果。

1.2 培养体系不健全,忽视社会实践

当前各高校实施“青马工程”却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高校大多数情况下邀请相关专业教育学者、党政官员以专题报告会或是时事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传授相关教育。但是,却缺少组织学生到社会上进行锻炼和调查,部分高校虽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环节,却由于时间短不够有效,使得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都无法大幅度提高。实施社会实践环节,能够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使命增强责任感。

1.3 只重视优秀学员的教育忽视广谱性

各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筛选的对象主要是学生骨干、优秀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通过学校严格的筛选,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人员比例进行招收。大多数情况优先考虑的为学生骨干和优秀团干部,因此,就存在重视精英人员的教育,忽视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共青团对青年知识分子缺乏影响力,青年知识分子本身不够重视“青马工程”的培养,使得他们参与到工程教育中缺乏积极性,导致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被高校忽视的培养群体,使得缺少青年知识分子的参与。

2

实施“青马工程”的有效途径

2.1 完善培养机制进行合理规划

高校实施的“青马工程”培养机制,首先要从长远角度出发,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要与大学生全日制培养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建立学生的档案库,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思想状况、实证材料等,通过定期的考试、考察、研讨交流等方式,使学生重视“青马工程”。要聘请优秀有说服了教育学者进行授课,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网络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能够时刻的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思想政治上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更好的知识和内容。

2.2 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高校在注重学生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培训环节,组织学生到农村、社区、企业进行实训、调查,学员能够开阔视野丰富学识,了解中国的国情,也能够锻炼自己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执行能力。高校要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实践教学的长效性和实用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渗入到实践环节中。此外,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社区的交流,为学员提供好的实训环境,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体系。

2.3 学员选择要具公平性和广谱性

高校在学员的选拔上要注重广谱性和公平性,要加强对青年知识人员的感染力,使他们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青马工程”的人才培养中,要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的选拔体系,需要递交学生联名推荐信和报名表,通过院系的审核同意才具有报名资格;然后,进行考试和面试,能够了解学生对马克思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中国时政的了解以及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辨析问题能力等,从中选出优秀人员,切实选拔出能力强、品质好的“青马工程”学员。

3

结束语



实施“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深远的意义,高校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构建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培养体系,以便能够取得理想成果,为我国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实力、高品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育广.大学生“青马工程”标准化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106-108.

[2]吴菱蓉,赵晶.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创新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2009,27(6):27-2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1266f3ad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