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在高校存在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022-07-10 21:4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校园贷”在高校存在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应对,策略,存在,原因,高校

“校园贷”在高校存在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作者:张岚

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19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面,很多家长在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都提倡:只要孩子需要就一定满足的理念。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毫无顾忌。长期恶化循环就导致在家长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或者学生自身想要得到高端产品的时候,出现了校园贷的情况。在这样非理性判断的情况下,校园贷混乱情况频繁,这也对很多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前一阶段校园贷的乱象,就目前我国高校中校园贷存在的原因以及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纯净校园金融环境,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校园贷;高校;原因;应对策略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9-013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479;G649.2 文献标志码:A

“校园贷”主要指的就是,在大学阶段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份,利用自己的学生证、身份证等证件,进行小额度的贷款。这样的贷款方式在为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我们的大学生理财意识不强,未意识到逾期利息压力,借钱花的后果造成的利滚利等现象。为此发生了在校大学生因为不能按时还款,放款公司威胁,从而选择了自杀,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事件。因此有必要对校园贷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合理的控制和解决对策,为净化校园环境做出贡献。

1 校园贷在高校存在的原因

1.1 自身所具备的特点

目前活跃在高校之间的网络贷款平台很多,主要包括P2P 平台、小额贷款平台和一些民间借贷平台等。为大学生的消费信贷提供了一定的便利。除此之外校园贷款利用网络平台和高校校园,根据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和学习生活环境需求, 大量投入广告宣传,引起了学生对贷款的关注。根据笔者了解,手机APP 上凡针对学生的游戏和公众微信号,以及在校园中随处可见的从学生宿舍到教学楼,甚至食堂都遍布校园贷的宣传广告比比皆是,这些都为大学生选择的校园贷款提供了便利。

1.2 大学生不合理消费观

在社会中大学生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年龄较小,正处于青春发展期,所以心理状态也处于不稳定和不平衡的一个阶段,这样年龄的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和一般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和奢侈消费的情况远远高于社会中就业人群,这一点也导致大学生在正常生活过程中出现过度消费的现象。绝大多大学生属于无收入群体,其主要的生活开支就来源于父母的支持,再加上我们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理财教育,导致学生消费信贷风险控制意识不强。一旦学生在想要购买奢侈品,而家长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就会促使大学生尝试校园贷款,而首次成功之后,需要心理得到满足,这种贷款行为则一发不可收拾。

2 校园贷在高校存在的不良影响

2.1 威胁学生、家庭生命财产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中由于校园贷款所造成的影响大学生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事故经常发生,在2016 年中旬爆出了校园贷款提出的条件是裸贷,也就是指女大学生想要通过网络平台贷款,只需要手持身份证拍裸照,或者视频作为抵押,如果不能如期还款,这样的照片和视频就会流传到网络,甚至学生的家人和同学手中。在同一年轰动校园及各大社会舆论话题之一校园贷大案,起因事件为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再就是有些校园贷款贷款到期后,如果学生不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偿还, 贷款平台则通过电话骚扰、短信轰炸和言语威胁等,通知贷款学生的父母,这也给父母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和经济上的压力。

2.2 破坏和谐校园环境

目前校园贷为了扩大校园业务,还采用了学生代理层层提成的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不仅仅把大学生作为各类校园贷平台的业务员,更把这一业务直接通过大学生间展开,让大学生之间正常的同学室友关系,变成了金钱的借贷关系。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原本健康、和谐的学习生活,参杂了贷款与借贷的关系,就导致很多学生都难以把思维投入到正常的学业中,而是分心在贷款问题,甚至导致很多学生在中途荒废了学业,严重影响校园学习正常秩序。

3 做好校园贷防范的对策

针对校园贷的乱象,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近日强调,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得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据悉,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6 月份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各省市自治区教育管理部门,紧急通知所属高校彻查校园贷情况,并对学生做好防范校园贷风险的教育,对存在的问题做好妥善的善后处理。具体应该做到:

3.1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

当前形势下最主要的就是做好校园对贷款工作的引导情况,通过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处,加强大学生对贷款风险的防范意识的教育。普遍开设个人理财方面的必修课程。增强学生消费信贷风险意识。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良好的消费理念, 并且合理规划自己已有的财产。同时,校园也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到业余的打工赚钱工作之中, 让学生尝到自己动手赚钱的辛苦和幸福,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懂得父母的不容易。针对学生合理的消费需求, 可以引入正规的商业银行放款,满足学生合理需求,避免非法校园贷的发生。

3.2 与家长及时做好沟通

校园要想避免非法贷款的情况的出现,防患于未然,还是要摒弃传统的思想的影响,即学生上大学之后就不需要家长的关注,学生完全可以自理。但是在校园贷这个问题上, 需要学校能够及时地与家庭沟通,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要关心学生,关注学生日常的状况,如果出现学习消极、愁容满面的现象需要及时的询问,如果是因为贷款自己还不上,就需要赶快联系其家人,告知其学生的现状,避免学生由于过大的压力,做出错误的决定。平时班主任也需要及时的与学生家人进行沟通,把校园贷的现象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请求家长协助校园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正常的消费观念,这样也能够合理有效地减少校园贷的产生和存在,为校园提供一方净土。

3.3 加强对不良网络贷款的监管力度


加强P2P 平台、小额贷款平台和一些民间借贷平台针对校园贷款的监管,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要制订严格的监管制度,防范不良校园消费信贷发生。对针对校园发放的贷款项目严格审核,严把源头控制关。

3.4 建立大学生征信体系

我国针对企业征信及成年人的征信体系正在建立且逐步完善。但是针对校园大学生的征信体系为一空白地。根据我国大中小学教育年龄分布,进入大学的学生正步入成年。依托完善的国家高校学籍管理体系,建立大学生征信体系。在校园内做好宣传,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堵住不良校园贷的漏洞。

参考文献:

[1]李海媚“.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贷”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基于高校管理的视角[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5)22-26.

[2]胡林娜.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贷”的调查与思考———以温州高校大学生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7(05)30-33.

[3]丁晨,吕萍.独立学院“校园贷”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以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733(08)75-7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fb202d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