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贷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22-12-30 19:2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校园贷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欢迎阅读!
成因,对策,高校,校园,分析

高校校园贷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李娇娇 李佳

来源:《南北桥》2020年第11

【摘 要】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上涌现出各种借贷平台,加之大学生消费需求大,风险意识薄弱,近年来,一些借贷平台凭借贷款门槛低、手续便捷、放款快等特点迅速占领了校园市场,在校大学生成为校园贷款平台的主要对象。由于校园借贷平台缺乏监管,容易形成不良借贷,危害大学生,造成诸多社会乱象。 【关键词】校园贷 措施 监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26 一、校园贷概述

校园贷是指高校在校生通过借贷平台进行金融借贷的行为。校园贷因其申请手续简单、放款速度快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信息审核不严而导致的高利率、高风险、高违约金的缺点,学生非常容易陷入连环贷的漩涡之中,难以抽身。此外,学生一旦未能如期还款,需支付高额的违约金,越欠越多,如果无法偿还,还会受到暴力催债等威胁,大学生往往无力承担,大部分背负巨额债款的学生压力太大,无法解决,导致危机事件发生。 二、高校校园贷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观念扭曲

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大学生无法做到理性消费,消费欲望强烈、随意性消费多。学生的金钱消费欲望强烈,缺乏财务管理能力,自控能力不强,消费理性观念缺失,在当今鼓励刺激消费的网络环境下,各种宣传信息和媒体广告也都在诱导消费。当消费能力不足時,大学生就会转向免息的金融借贷,如:信用卡、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还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就会转向贷款平台。

(二)大学生的借贷风险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借贷平台不计其数,校园内各种借贷广告更是随处可见,而我们的在校大学生借贷风险意识薄弱,缺乏辨别校园贷平台正规与否的能力。贷款平台通常以低利率、手续简单、放款快速来吸引大学生,大学生的金融防控风险知识薄弱、缺乏戒备心理,无法识别借贷条款中隐藏的风险。大学生也容易忽视校园贷借贷机构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甚至存在许多不良机构利用高校大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信息买卖以牟取利益,造成


个人信息泄漏,此举严重侵害了学生隐私。此外,未如期偿还贷款违约很可能导致贷款平台对学生信息进行公布、短信骚扰、电话恐吓、暴力催债等可怕后果,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心理造成很大影响,同时还会给家人及朋友的生活带来困扰。 (三)法律监管不到位

对校园贷平台的监管缺失,法律法规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监管,也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平台经营的不法行为,借贷市场混乱、信息不透明,监管部门没有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来保护大学生的法律权利,在校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在借贷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贷款审核的漏洞和贷款门槛低极易导致不法分子钻空子,冒用他人身份向平台贷款,平台在信息审核方面不严格,程序不规范,不考虑信息等是否为借款人本人,导致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情况频频发生,无辜的人信用遭到抹黑。这些贷款平台严重侵犯了高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甚至触犯法律危害生命,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急需法律监管整治。 三、高校校园贷应对措施分析

(一)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目前市场上的借贷平台大多只是在工商部门注册就可以运行,对于校园贷平台的资质审核、运作监管未能出台有效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不良校园贷的弊端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完善借贷相关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应严格审核贷款平台的市场准入条件及贷款资质,对于贷款人的贷款资质也需进行严格审核。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贷款平台的权利义务。校园贷平台贷款具有简单快捷、放款迅速等特点,但不良校园贷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暴力催债、收取高额利息、泄露贷款学生信息等违法行为,针对此现象政府也需要对贷款平台进行监管,对贷款平台设置的贷款利率进行监管,防止高利贷的出现,发现不良贷款平台暴力催债应严厉打击,加大惩处力度,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借贷市场的安全稳定。2017年上半年,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校园贷管理对校园网贷业务进行整治,明确提出各贷款机构要停止对在校大学生放贷。 (二)高校加强宣传教育,建立防范预警机制

高校管理层面高度重视校园贷事件,构建由学生工作处牵头,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辅导员、班主任具体实施,学生负责人报告的防范预警机制,形成日常预防、发现干预、事后跟踪的工作机制。首先,学校、分院层面应在校园内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定期开展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网络安全、校园贷危机应对等为主题的讲座,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辅导员、班主任应经常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通过身边实际案例、新闻报道的校园事件的危害及时提醒、警示大学生远离校园贷,纠正学生错误、过度的消费观,引导学生消除攀比心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合理的消费观。学校保卫部门需搜集不良校园贷的详细案例,积极


找出不良校园贷的应对措施,组织学生学习该如何预防、应对校园贷。对于学校出现的校园贷事件保卫部门需积极配合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并且向派出所报案,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学生自身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消费观

在校大学生是校园贷的主体,是校园贷最大的受害者,应对校园贷应从学生自身抓起。校园贷大多是因为学生过度、错误的消费观念引起的,不少大学生存在攀比心理,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追求名牌,追求时尚前卫,当自身经济不足以满足时选择贷款,走进不良校园贷的陷阱,越陷越深,无法自拔。从正规渠道获得经济需求,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可以做一些兼职,勤工俭学,这样也可以让自己明白金錢的来之不易。当代大学生也应该学习一些金融知识、法律常识,增强自身法律意识,看清校园贷的陷阱,自觉抵制诱惑,远离校园贷。 参考文献

[1]邱格磊,许志明.P2P网络借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校园贷现象为例[J].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9.

[2]景言.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才智,2017.04.

[3]王雅蓉.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8.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1cf77f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