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蓼莪》意思-赏析0001

2022-08-28 13: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蓼莪》意思-赏析0001》,欢迎阅读!
赏析,意思,0001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蓼莪》意思 I赏析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蓼蓼者莪,匪莪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

父兮生

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 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 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译文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 大太辛劳!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 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 点就去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 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 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 天降祸难预测!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 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



1






能终养独是我!

作者:佚名

《毛序》说此诗 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

,只

有最后一句是中的之言,至于 刺幽王,民人劳苦 云云,正如欧阳修 所说非诗人本意(《诗本义》),诗人所抒发的只是不能终养父母的 痛极之情。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首两章是第一 层,写父母生养 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 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 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 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 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 后两句承此思言及 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 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第三章头两句以瓶喻父母, 以罍喻子。因瓶从罍中汲水,瓶空是罍无储水可汲,所以为耻,用以 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 句中设喻是 取瓶罍相资之意,非取大小之义。 鲜民 以下六句诉述失去父母后的 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汉乐府诗《孤儿行》说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 地下黄泉,那是受到兄嫂虐待产生的想法,而此诗悲叹孤苦伶仃, 无所依傍,痛不欲生,完全是出于对父母的亲情。诗人与父母相依为 命,失去父母,没有了家庭的温暖,以至于有家好像无家。曹粹中说: 以无怙恃,故谓之鲜民。孝子出必告,反必面,今出而无所告,故衔 恤。上堂人室而不见,故靡至也。

(转引自戴震《毛诗补传》)理解

颇有参考价值。第四章前六句一一叙述父母对 的养育抚爱,这是 把首两

2






章说的 劬劳、劳瘁 具体化。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 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 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 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确如哭诉一般。如果借现代京剧唱 词声声泪,字字血 来形容,那是最恰切不过了。这章最后两句,诗 人因不得奉养父母,报大恩于万一,痛极而归咎于天,责其变化无常, 夺去父母生命,致使 欲报不能!后两章第三层正承此而来,抒写 遭遇不幸。头两句诗人以眼见的南山艰危难越, 耳闻的飙风呼啸扑来 起兴,创造了困厄危艰、肃杀悲凉的气氛,象征自己遭遇父母双亡的 巨痛与凄凉,也是诗人悲怆伤痛心情的外化。四个入声字重叠:烈烈、 发发、律律、弗弗,加重了哀思,读来如呜咽一般。后两句是无可奈 何的怨嗟。

赋比兴交替使用是此诗写作一大特色。 三种表现方法灵活运用, 后呼应,抒情起伏跌宕,回旋往复,传达孤子哀伤情思,可谓珠落 玉盘,运转自如,艺术感染力强烈。《晋书 孝友传》载王裒因痛父无 罪处死,隐居教授, 及读《诗》至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 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又《齐书 高逸传》载顾 欢在天台山授徒,因 早孤,每读《诗》至 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 学者由是废《蓼莪》,类似记载尚有,不必枚举。子女赡养父母, 孝敬父母,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实际也应该是人类社会的道德 义务,而此诗则是以充沛情感表现这一美德最早的文学作品, 对后世 影响极大,不仅在诗文赋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诏书中也屡屡 言及。《诗经》这部典籍对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 一斑。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ca57e6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