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高三学生谈学习方法

2022-05-16 12:1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往届高三学生谈学习方法》,欢迎阅读!
往届,学习方法,高三,学生

往届高三学生谈学习方法



学生甲:

一个好的复习计划,对整个高考复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的高三复习计划,可以说是融入了我所有的复习方法,而我从中受益非浅,我认为这是一套很不错

的方法。

我并没有成文的复习计划,但整个高三期间的复习却一直有条不紊地遵循着

我脑中的计划。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为第一轮复习,此时我紧跟着老师步伐,决不超前,把每一章节、每一段的知识点全部弄懂,并开始养成重视"解题效率"的习惯。这个阶段要注意三点:第一,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讲,不能以"我已经懂了"为借口干其它的事情。因为这期间老师所讲授的内容都是重点、难点和高考经常考察的知识、方法、巧,而且这些内容又是老师们教学经验的精华,如果上课走神、不听,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损失。第二,注意勤翻书,多做题,巩固了重点、难点之后,再把其它方面的知识、方法、技巧全面的扫一遍也是非常必要的。第三,初步在头脑中确"解题效率"的概念,高考虽说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但一个残酷的现实便是: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当数量的题。针对这一点,我这时起便对自己的解题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进去,以最快速度决定解题方法,以最快速度演算直至得出结果,同时一定要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在阶段性的小测验中更是如此,在保证得分的前提下,注重试卷的完成时间,在剩余的时间里检察结果的正确性,

研究一题是否可以多解。

以上是第一阶段总的复习方法、精神,我并没有关于如何具体操作的细致计划,每天只是遵循这个原则的"精神"做该做的事。有了这个原则,第一轮"漫长"的复习我并不觉得"无聊""""",而是觉得每天都做了很多新的工作,很有成就感,这对高三时期的心理调整也颇有益处。现在回忆起来,感到当时的状态真好,每天都有渴望成功的精神动力,而每天晚上又都能在成功的喜悦中安然地进入梦乡。这与当时班上一些同学早上打哈欠,上午昏然,下午睡然,晚自习又不知干些什么才好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轮复习,貌似将旧知识重学一遍,其实它是第二轮复习乃至高考的根本基础。故而此阶段复习千万不能以"我都懂了""高考还远着呢"等借口来偷懒,相反,还应该常常以"我还有什么

知识点没有预及到""今天的收获是什么"等问题来使自己反省。



学生乙:

高三阶段,在学习方面,参照老师给出的复习计划,结合自己的特点,大概

对每门课程都复习了四遍。


第一遍是很笼统的,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我对这些知识自己做了一个归纳,记在了笔记本上。第二遍,我便以笔记本为主,根据当时记下的关键词来回想有关内容,其中重点难点的地方,我会找来课本和有关资料再看一遍。第三遍以习题、测验为主。在这一遍复习中,前面遗漏的地方,掌握不牢的地方都会暴露出来。我通常是另找一个笔记本将这些还没有掌握的地方及做错的题记下来,加以重点注意,以防下一次在同样的地方出错。最后,也就是第四遍,再全部扫描一次。这样,高中所学过的知识基本上都能了然于胸了。 学习时要讲究效率。首先,要认真听课。老师所讲的东西都是一些很精髓的问题,跟上他的思路,会使你的复习事半功倍。其次,力争每花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有较大的收获。既然我们在学习,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不能开小差,也不能消极怠工。与其

低效率长时间学习,不如高效率短时间工作。



学生丙:

对于高考而言,一个有效、重要、可实现的复习计划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面是我高三时的复习计划。(在制定计划前,首先将高考所考各科目的所有课本放在桌上,逐一浏览,做到心中有底。即对所学和所要复习的,应该有数才行) 在大的方面,即高三整个一年里的总复习计划,应该是切实可行,有丰富内

容的。一般,我将高三复习的一年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三第一学期+寒假) 8-9月份,这时我们老师还在讲最后一部分知识,所以新课一定不能放松。即这一个月左右应该以抓住课程重点,多做习题,巩固加深所学知识;9-12月份是第一阶段总复习,即第一遍总复习,我以基础知识为本,重点放在课本上,这一阶段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做过偏过难的习题。因为十几年来,许多教师在总结高考时,都得出高考的根本重点在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万变不离其宗,这才是""!到了寒假,可以在放松生活节奏和心理的基础上,适当将第一阶段所复习的内容归纳总结一下,整理、弄清概念,

看一些解题方法的书,明晰自己的思路。

第二阶段(高三第二学期)3-5月份,在第一阶段基础上,注意扩大思路,多做综合习题,以及多看侧重思维方法的参考书,可以加大题量,因为"题海"还是有一定优点的。但若有不懂的,我总是及时记下来,去问老师。而且,我做错的题或自认为比较好的题,也记在专门的本子上;5-6月份,将高中知识系统地复习、巩固,多看课本,以前的试卷很有参考价值,我是经常翻阅的,或者翻阅记录错误、好题的本子,感觉特别有回味、品评的必要。在最后冲刺时刻,大家还要特别注意调节心理状态,放松放松再放松。到时候,复习到这个份上,

的包袱轻,谁的信心足,谁就能考得出水平。


在细的方面,即每天、每周的复习计划,当然是变化的,但一个基本的作息时间应该有。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

习题,要掌握好。

总之,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既要抓紧时间,又该有

张有弛,这样才能以一个较好、较正常的心态去参加高考,才能考好!





高三第一轮复习称为基础复习阶段,时间大约5个月,约占整个高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在这个阶段,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扫除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种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这轮复习的主要对象就是基础知识,主要强调全面系统两点。

一般而言,同学们的复习障碍主要有:概念不清、公式不会运用、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等。因此,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复读课本这一环节,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地复习,做到毫无遗漏。因为:(1)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2)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3)全盘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懂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

带着疑问去通读,你的理解会更深。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循序渐进、巩固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节余出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难度的题目。 通过全盘通读,才能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才能明白每一学科的内在联系,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当然,在复习的同时最好做好学习笔记,这样的笔记不仅使

复杂的知识系统化,而且记忆的效率也提高许多,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记笔记最好不要抄书上的原话,要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如果自己的话与书上的话有出入,再进行修正。这有点儿像记忆中的心理预演或尝试回忆。这些是我从一个关于学习的博客里得出来的,呵呵,博主曾经从最后一名成为高考状元,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我想他的一些方法应该对你也有帮助的,你可以百度找一下李晓鹏新浪博客。里面除了各科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还有各个科目详细的复习计划、题窍门以及复习资料,都是他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够帮到你哦!好好努力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db72d9a58da0116c1749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