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第一章笔记

2022-04-01 02:2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学理论第一章笔记》,欢迎阅读!
文学理论,笔记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广义)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学理论(狭义):从艺术哲学的角度回答文学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这样,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文学整体。 文学批评:面对当前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现实展开研究活动,以不断变化的研究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和评价。

文学史:从纵向的时间的角度回答文学有什么和为什么有。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文学学。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即以对文学最早发生的诗歌这一体裁的研究来统领对整个文学的研究,是以部分代替整体,是有缺憾的。 直到20世纪,文艺学终于形成了若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韦勒克认为区分三者十分重要,他在论著《批评的诸种概念》中:

首先两种文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区别:观点一:共时时序,观点二:文学视为一系列按编年顺序排列的作品,并将其视为历史进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在文学原理和文学标准的研究与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之间,也存在着进一步的区别。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原理、文学范畴、文学标准的研究,而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研究,则要么是“文学批评”(主要是静态的探讨),要么是“文学史”

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文学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反过来,文学史、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实际上,文艺学这三个分支,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容、互相切入、互相渗透。 文学理论学科总的认识: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具体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任务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

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发展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

第一,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文学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然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在性质上必然有其独特之处,而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


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这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第四,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体裁、题材、形象、语言、结构、风格和手法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方面,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第五、作者笔下的文字最为文本如果被束之高阁,不跟读者见面,那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活的审美对象,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接受、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才能变成审美对象,而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三、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 (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1、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 2、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 (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1、一种意识形态

2、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一)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化学 (一)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1、反映论视角:文学哲学 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因此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文学哲学以其科学性超越了以前的文学哲学,成为文学理论的基石。 2、心理学视角:文学理学 中国古代文论: “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物感”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出入”说、“象外”说、“意境”说 西方文论: “净化”说、“移情”说、“审美态度”说、“无意识升华”说、“原型”说、“投射”说、“心理距离”说、“直觉”说 3、符号学视角:文学符号学

文学活动(创作—作品—接受的过程)是一个符号化过程 中西文论中言意关系:20世纪的语言学和符号学 4、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

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文学接受是特殊信息的接受,文学接受再 文学创作则是信息的反馈。

(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5社会学视角:文学社会学

文学社会学文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的形态,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


孟子:“知人论世”说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三因素说” 丹纳在《英国文学史》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6、价值学视角:文学价值学

1)非实用价值:特殊的艺术价值

2艺术价值的存在环节:创作、作品、消费,这种艺术价值在文学生产中产生,在文学作品中得以确立,在文学消费中得以确证。 7、文化学视角:文学化学 1“泛文学”观:两个活动系统的融合

以“泛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文学理论,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各门科学综合倾向的发展,人们又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实现对文学活动的多视角的协同和综合的研究,因此文学化学又可以说是一种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 2)文化诗学:最古老的、最年轻的和最热的

总的来说,科学文学理论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各种形态的互补,形成一种综合协调的系统。 思考: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8211f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