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022-04-03 17:01: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分数,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产生,了解它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个部分的名称。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探究、交流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明确学习起点

首先,直接告知学生本课要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接着,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分数的了解程度。然后抓住其中一些有关分数学习的 有效信息,引入新课。 二、实践活动,建构新知 (一)实践、建模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一个分数(如:1/21/4等)的产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和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2、动手平均分物体,把你心中的分数做出来,画出来。(折纸活动) 3、展示创作成果

做好了的且愿意把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的,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4、讨论、建模

师:看,这些图形漂亮吧!其中蕴藏着许多分数的知识呢?

先判断这些图形的阴影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吗?在辨析中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再以这些学生自行“创作”的图形为材料,组织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明确其中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形状、大小都不相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其中的一份相同,就能用同一个分数表示。

第二层: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图形,同样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只要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会不同。

5、小结:像这些数就叫分数。 6、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7、规范读、写分数的方法。 (二)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1、第一层:以学生“作品”为材料,比较“数形结合”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第二层:直接给出两个分数,比较大小。

由此,让学生得到体验: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一、练一练

1、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2、用合适的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3、在○里填上“>”或“<” 二、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延伸

请你在自己创作的图形中,再涂上几份。想一想,这时候该用什么分数表示? 备注:转自温州市“城乡共话素质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f03e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