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话 泉州话 厦门话 潮汕话 浙南闽语 雷州话 海南话

2022-10-26 19:1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漳州话 泉州话 厦门话 潮汕话 浙南闽语 雷州话 海南话》,欢迎阅读!
浙南,雷州,潮汕,漳州,泉州

漳州话 泉州话 厦门话 潮汕话 浙南闽语 雷州话 海南话

分布地区

闽南语主要分布在台湾和福建,同时在中国大陆其他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区也有分布: 江苏省:宜兴县南部山区 浙江省: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温岭县之石塘一带 玉环县之坎门镇

洞颈县之本岛、半屏岛、元角、倪屿 瑞安县之北麂岛、大南乡

平阳县之水头镇、腾胶镇、南麓岛、东部沿海之西湾乡、墨城乡 泰顺县之东南角 文成县之东南角

苍南县之灵溪镇、矾山镇、桥墩镇、马站镇、藻溪镇、炎亭镇、观美镇、南宋镇、霞关镇 {《全球闽南联盟》一位叫雪狼飞 的网友说:我是温州人.但我的祖先是闽南人.我们温州有好多地方(苍南.平阳.洞头)130多万人会说闽南话.都是闽南人后裔.(全球闽南联盟)这里我好象找到自己的家!} 长兴县、临安县、舟山群岛等地 江西省:东北部接近浙江的地区 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及雷州半岛

海南省:以海口话、文昌话为代表,分布遍及全岛 广西省

东南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次方言

基本上,按地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次方言: 漳州话 泉州话 浙南闽语 潮汕话 海南话 雷州话

各方言之间的亲近性 闽台片

亦即本土闽南语。漳州和泉州是语言学范畴内所指的各种闽南方言的发源地,所有的闽南方言,其源头都是漳州话和泉州话。漳、泉方言内部有些许差异,主要是音韵系统方面微有区别,但相互之间有严格地对应关系;语法及用词则基本一致。明清以来出现的厦门话和台湾话(两者高度接近),都是直接由漳、泉各县(市)方言混合而成,均体现了亦漳亦泉、不漳不泉的特点。基于此,厦门话和台湾话亦被国内外人士视为典型的闽南话。闽台片的的闽南话内部较为统一。东南亚的福建话也就是指闽台片的闽南语。 浙南片

明末清初时期,有大量的闽南人(主要是龙溪、海澄、漳浦、安溪、惠安、同安等地)迁徙到浙南的苍南县、平阳县、玉环、洞头一带以及福建东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带。浙南与闽东地理相连,口音亦相近,这个片区统称为浙南片。闽南话传入浙南、闽东地区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周围方言(浙南是瓯语,闽东是福州语系)的影响,与闽南本土的闽南话形成一定差别,苍南人习惯把这种方言称为浙南闽语。现代的浙南闽语与闽台片的闽南语相比较,主要是入声韵、鼻化韵的退化消失以及用词方面的差别。但总体


而言,浙南闽语基本还是保留了本土闽南语的其它特点。相对来说,浙南闽语要比潮汕话更接近闽台片闽南语。 潮汕片

潮汕话与闽台片的闽南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相互之间差别仍旧十分明显。其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纵然如此,彼此虽然各讲各的可是还算能沟通无碍,基本上潮闽双方都可很快速的融入对方的语系里。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如福建的诏安,新加坡等。潮汕话除了分布于广东省潮汕地区以外,还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众多潮人聚居地。 现在使用潮州话的地区,主要有: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等市及所属各县区,汕尾市大部分地区,以及海外潮人聚居的地方。泰国曼谷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China Town),法国巴黎的唐人街,柬埔寨的大部分华人,越南的一部分华人使用潮州话。全世界以潮州话为母语的大概有3000万人。是中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有名的戏曲荔镜记陈三五娘跨越阶级性的爱情故事,来自潮州地区,亦广传于闽南,台湾等地。以潮州府城话为标准。民间潮剧(潮州戏)即以府城标准潮州话演唱。声调有8个,两个音节结合时,不论后字条件如何,前字几乎都得燮调,除了一些重覆尾调等特性外后字基本上维持原调,同闽南语一样。潮汕话有丰富的文白异读,几乎可以各成系统,如非敷奉母宇文读为[h]白读为[p][p?]知彻澄母字文读为[ts][ts?],白读为[t][t?]等等。

一个字(即一个音节)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就叫做这个字的声调。这古今都一样。字,古代汉语语音读为张六切,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读为“zhu”,是阳平声,潮汕方言读为多英(4)”是上入声,这就是声调。可是,古代汉语,普通语和潮汕方言的声调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古代汉语语音是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也是四个声调,但却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没有入声。而我们潮汕方言却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8个声调。8个声调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古代汉语的四个声调中每个声调的声母有清声和浊声之分,演变为现代汉语普通话主要是浊音清化,入声调消失,入声字派入其他三声了。而在潮汕方言中则是根据古声母的清浊,每个声调都变成两个:清变为阴调(阴平、阴上、阴去、阴入):浊变为阳调(阳平、阳上、阳去、阳入)。这样,古汉语四声,在潮汕话中就变为8声了。其对应规律如下表: 古汉语四声对应潮汕话8

古代汉语四声 古声母 例字 潮汕方言八声 平声 崩、东、工、冲 1(阴平声) 平声 朋、同、红、农 5(阳平声) 上声 巧、取、景、纸 2(阴上声) 上声 妇、上、市、旱 6(阳上声) 去声 镜、窍、票、记 3(阴去声) 去声 侵、漏、示、用 7(阳去声) 入声 八、泣、怯、驳 4(阴入声) 入声 日、逆、泽、域 8(阳入声) 海南片

海南话据说是由闽南(一说莆田)人迁移过去之后与当地语言混合后形成的一种闽方言。 海南话以文昌话为代表,与其他片区的闽南话的差别最大,基本上不能沟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0da021af45b307e87197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