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

2022-08-01 01:1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适》,欢迎阅读!
高适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多家认为是唐玄宗时的著名琴师,音乐圣手。具体身世末详。②高适(700765),唐诗人,诗与岑参齐名,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并称“高岑”。③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暗景色。

⑴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色?有何作用?

答: ⑵送别诗多凄婉缠绵,而这首诗则别开生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后两句诗。

答: 答案: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的荒寒壮阔的景色;烘托了送别友人凄凉悲苦之氛围。⑵而后两句,作者一扫前两句的落寂悲苦,表现出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劝慰朋友不要为离别而难过,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一定会结识许多新的知心朋友。同时,也是诗人对自己有这样好的朋友的而感到自慰。 2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骢:指黑色的骏马。②虏障:指防御工事。③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⑴请结合全诗思考一下 “心事一杯中”的“心事”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 ⑵第一句诗中以“飞篷”“行子”有人认为“对飞篷”三字“气馁不称”应改为“去从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 答案:(1)包含着作者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对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牵挂,对友人早立“功名”的期望和鼓励。((2)示例一: 不同意。用“去从戎”,只是交待了友人去安西的事实,“对飞蓬”以“飞蓬”喻“行子”,用语形象,使“行子”轻捷如飞、意气昂扬的气势与英姿如在眼前;乐观轻松,与全诗豪壮的意境浑然一体。

示例二:同意。用“去从戎”,直接点明了友人出塞从军的事实,用语平实,交代清楚,并与诗中“金鞭、铁骢、宝刀”等词语前后照应,便于抒发别离的豪壮之情。

【解析】

此诗为送人出塞从军之作,充满亟欲立功异域的慷慨豪情,且气势纵横,音韵铿锵,曾被后人誉为“盛唐五言律第一”(许学夷《诗源辩体》)。开篇以“飞蓬”喻“行子”,虽为传统习惯,但其将之与“铁骢”、“金鞭”联结起来,即造成一种异乎寻常的力度。颔联写送别,但在“一杯”之中却涵纳“功名万里”之“心事”,这就使功业之志超越了惜别之情。颈联荡开,写出离别之地及友人将去之地,既是写实,亦是托情。尾联先以“莫惆怅”


相劝慰,复以“宝刀雄”相激励,塑就一幅壮士别离的英伟形象,以人物回应篇首,以气势贯穿。

全篇“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与李太白“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庾抱“悲生万里外,恨在一杯中”,如出一辙,然唯达夫之语最豪壮。宋宗元云:“故为壮语,倍觉凄凉。”(《网师园唐诗笺》)唯其离绪凄凉,固当以壮语激励之,以功名期望之。朋交正该如此,亦以此见盛唐人之盛唐精神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cd20d5b9f3f90f76c61b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