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资料(颖专用)

2022-05-06 08: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京剧的资料(颖专用)》,欢迎阅读!
京剧,专用,资料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1:走进京剧:

京剧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粹,许多人对京剧都有多多少少的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剧,走进中国的戏曲文化。

2:京剧的介绍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200多年的历史。

3: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之二,行当大体完备;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之四,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俱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簧上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1936年秋,北京大、中学校爱好京剧者及广大观众给各报写信,倡议进行京剧童伶选举。时富连成社社长叶龙章与北平《立言报》社长金达志商妥,由该报发表通告,专门接待各界投票,逐日在报上发表投票数字,并约请“韵石社”几人来报社监督。规定投票日期为半月,到期查点票数 中华戏曲学校和富连成社负责人及《实报》《实事白话报》《北京晚报》《戏剧报》亦派人当场查验票数。选举结果,富连成社李世芳得票约万张,当选“童伶主席”生部冠军王金璐,亚军叶世长;旦角冠军毛世来,亚军宋德珠;净角冠军裘世戎,亚军赵德钰;丑角冠军詹世甫,亚军殷金振。选举结束后,于虎坊桥富连成社举行庆祝大会,并于当晚在鲜鱼口内华乐戏院举行加冕典礼,由李世芳,袁世海演出了《霸王别姬》 石牌当时可供表演的戏剧舞台多达800处,不仅有戏园、戏楼,还有花戏台。 戏园,在石牌镇就有3家。上镇横街的长乐大戏院可容纳观众600多人,专供徽调、皮簧班演出。 戏楼通常在祠堂内。祠堂戏楼通常只唱大戏,每年做冬至节、族内有人中举、升官以及族内官绅庆寿等,都要聘戏班在戏楼演出。此外,祠堂大修落成,也必邀班唱戏以示祝贺。 《都剧赋》描述:“徽班日失丽,始自石牌”。表明安庆的徽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辉煌,很多京剧前辈名伶都是这一带的人,因而有“无石不成班”的说法。

在石牌的弹丸之地涌现出了郝天秀、程长庚、杨月楼等多位开一代风气的宗师,四大徽班进京,皇帝为安庆艺人精美绝伦的行头、装饰惊叹不已,“安庆色艺最优!“无石()不成班!”之说一时间广为流传。细心的京剧票友不难发现,京剧的唱腔中有很多字辞的发音是与北京方言不相同的,如果你对安庆地区的方言有所了解,就会发现, 这些字辞却与安庆方言里的发音一模一样。 四大徽班进京之后,石牌艺人仍源源不断进京,继续充实四大徽班的演出阵容,至同治年间,石牌艺人进京几近百人。 虽然当时徽班和伶工大批外流,本地徽班也同样有所发展。

3:京剧的一些比较出名的人物: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老三派”:程长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庚、余三胜、张二奎,“新三派”: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他还有:汪笑侬(满族)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杨宝森。现代生行演员有:周信芳、马连良(回族)、谭富英、奚啸伯(满族),以上四人号称“四大须生”;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俞振飞等;武生: 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李少春、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首推“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后有“四小名旦”张君秋、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其他还有:王瑶卿、李维康、刘长瑜、杜近芳、赵燕侠、李玉茹、吴素秋、童芷苓等;武旦:张美娟、关肃霜。老旦: 龚云甫、卧云居士、李多奎、李金泉、高玉倩等; 净角:袁世海、裘桂仙、裘盛戎、郝寿臣、侯喜瑞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王长林、萧长华、马富禄、刘斌昆等。武丑:刘子云、张春华、叶盛章等。

4: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5:京剧的唱腔

京剧唱腔的种类颇多,如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高梆子、昆曲等。其中以二黄、西皮腔为主。

二黄的唱腔流畅、舒缓,是一种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

西皮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

6:京剧的场面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分为文场和武场,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打击乐部分叫做武场 文场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 武场是以打击乐器为主其中包括:(锣、镲、板鼓等)

7: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包括花旦、青衣、刀马旦、老旦等

净: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正净(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

丑:文丑,武丑,茶衣丑等

8:京剧的脸谱:

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眉、眼部有变化,如关羽、包拯、曹操

三块瓦脸:最基本的谱式。一种颜色作底色,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如关胜。 花三块瓦脸:在三块瓦脸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纹样。如窦尔墩。

十字门脸:从额顶到鼻尖画一通天立柱纹,两眼窝之间以横线相连。如张飞、焦赞。 碎脸:构图多样,色彩丰富,线条复杂。如杨七郎、徐世英。

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 构图、色彩不对称。

丑角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 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 象形脸:将鸟兽整体或局部特征图案化后勾画于脸上。如孙悟空。

9:脸谱的颜色代表意义: 红色:代表赤胆忠心,如关羽 白色:代表阴险奸诈,如曹操 黑色:代表忠耿正直,如包公 蓝色:代表刚强勇猛,如窦尔敦

黄脸:象徵骠悍、凶残、工于心计等性格 ,如典韦 绿色:代表侠骨义肠,如武天胤(n 粉红色:代表年迈气衰的忠勇老者,如袁绍 金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如二郎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fd965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