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3)

2023-01-12 00:2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3)》,欢迎阅读!
教育,性别,模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3

双性化教育理论从个体心理角度论述了男女两性生理的差异不能作为划分两性特质的根本依据。因为个体除生理性别外还有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个体在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也就是说性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培养的结果。双性化教育的实施就是要打破传统性别观念促进两性的平等和教育公平。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根源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单性化教育男女性别特征给以严格的限定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限制了人的发展。双性化教育为顺应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幼儿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其落脚点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中公资深讲师侯文侠在本文中提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现有社会条件下个体不受传统男女两性观念的限制,在发挥自身性别优势的同时吸取异性性别的优质,使自身兼具两性性别长处和优点。

双性化教育就是要在男女两性平等和两性互动的基础上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以实现男女均衡和谐发展。

()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社会的存在以人为基础,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对人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而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促进我们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对自己所承担的性别角色有一个认识。

社会的发展使得在单性化教育下培养的过于男性化、过于女性化的个体在智商、体力、性格等方面发展比较片面,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两性平衡及两性优势互补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双性化教育就是要塑造一种更有利于社会和个人潜能充分发展的性别角色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三、实施双性化教育的意义

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使人类获得了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性化教育的产生正是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结果,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必然产生的一种教育模式。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可行性已经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有关研究中得到验证,双性化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单性化教育的优势也已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证实。那么创设双性化教育的意义有哪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结论。

()双性化教育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双性化教育的宗旨要培养个体的双性化人格,双性化人格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这为当代儿童性别社会化过程指明了一个正确的发展向。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了桑德拉•贝姆关于具有“双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在自信心、自尊感、独立性、安全感等方面都比男性化气质、女性化气质和非男非女气质类型的个体要强,即“双性化”特质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双性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培养其积极正向的心理品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fe634ec9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