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

2022-03-23 11:1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欢迎阅读!
下册,语文,年级,小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风》说课稿

流水镇黄湾小学 张巧云

一、说教材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五课。课文主要讲三个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 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 本文贴近儿童生活, 语言简单朴实。 通过学习课文, 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朗读中学生也能够通过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 移。本文人物多,对话多, 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 二年级的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观 点、做法。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弄清每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朋友的创意,学习他们爱提问题、爱动脑筋的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培 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 7 个生字。

2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难点:引导学生说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画风,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的习惯。

五、 说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图画本 六、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请认真听, “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云儿见 它让路,树儿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红旗见它飘舞,风铃见它唱歌” 书:风)

2.你知道哪些风? 例如:大风、狂风、龙卷风、微风、 (适当地请学生加动作表现风)春风、东风、西北风等。 “你真能干!把风的大小、方向都说出来了。 ” “不同季节的风是不同的。 ”) 3 导题:有三个小朋友也很能干,他们能画风呢!

(在“风”字前面板书“画” )在想知道 他们是怎

,它是什么?(板

么画风吗?(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15、画风(设计意图:猜谜语导入,充分调 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是谁在画风? 2.学生汇报 :是宋涛、陈丹、赵小艺在画风。 (教师板书:宋涛、陈丹、赵小艺,让学生跟 写)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也在他们的名字中呢?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拼读。 s mg

t ao

ch

d m

zh ao

y i

xi di






4、去拼音后指名带读

5、和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打招呼

6、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宋涛 陈丹 赵小艺 旗杆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巧妙识字,提高了识字质量,就这样,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的 过程中巩设计意图: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固了对生字的记忆)

三、再读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汇报( 9 个自然段) 3.男女生分段赛读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四、学习课文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提示有谁在干什么?) 2.学生汇报: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教师启发:你们能说得具体一点吗?他们 画了什么呢?

3、学生再汇报: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4、师:你们看图说话的本领真强,看一看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么写的吧! 5、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

6游戏:变魔术 学生闭眼,变魔术后老师变成了宋涛,学生变成了陈丹。宋涛问: “谁能画风?”陈丹回答: “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相机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7.默读课文,用笔划一划宋涛、陈丹、赵小艺是怎样画风的?要求:宋涛的用横线划出, 陈丹的用波浪线画出,赵小艺的用双横线划出。 8、模拟学生汇报,相机学习 4678 自然段 1)学习第 7 自然段

a. 师:你找到了谁的画风方法? b生:我找到了宋涛的画风方法。 的雨丝。”(相机板书)

c. 师:你是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的?(第 7自然段)请你读给大家听。 d. 师生共同评价朗读 e. 动作表演朗读第 7自然段 2)第 6 自然段

a. 师:你还找到了谁的画风方法? b. 生:我找到了陈丹的画风方法。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 显得更美了 呼呼地转

知道是谁在画风, 而且他们的名字是生字,

同时学习生字,

c. 师:你是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的?(第 6自然段) d. 全班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

e. 表演秀:学生变成了一棵棵小树,大风来了,小树被吹弯了腰。风可真大呀,风把小树吹 弯了腰。(相机板书) 3)学习第48自然段

a.师:谁知道赵小艺画风的方法在哪个自然段?(第48自然段) 她是怎样画风的呢? b.生:“她在房子前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


呼地转。”(课件出示,相机板书) c指导朗读第48自然段

d.学生配合读第458自然段(指一名学生旁白,男生当宋涛,女生当赵小艺)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以读为主, 在多次的阅读和教师画画活动中, 学生理解了宋涛学会了 画风的过程,认识了风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了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 于创造) 五、 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感悟

1.自由练习 自己试读宋涛、陈丹、赵小艺说的话,看怎样才读得更好。 2.师生互动,分角色朗读 3.指定四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再次感悟课文内容,感悟文章中小朋友的创意。 六、 拓展

1.教师小结:红旗飘动,小树弯弯,风车转动,雨丝斜斜,都是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 接画出来,但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2.你喜欢课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3.师问:你也想画风吗?你想怎样画风呢? 4 •生说:我想画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5.动手画一画风



6 •展示作品并介绍你是怎样画的?

7•写一写自己是怎样画风的(完成课文后练习P

68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文本为凭借, 挖掘学习资源,让学生想象说话, 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 情拓展想象的空间, 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也体验了成功的喜 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总结延伸

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 你们真了不起, 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 还用那么美妙的 语句表述出来。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 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课文并激发孩子的能力) 八、课外作业 小小画家,请你选择画一幅画。 1 2

画声音 画气味

(设计意图: 这项作业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 能力。)

板书设计:

宋涛

15 画风



斜斜的雨丝 弯弯的小树 飘动的旗子 转动的风车

陈丹 赵小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243441eaf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