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知识总结

2022-03-21 02: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知识总结》,欢迎阅读!
上册,语文,年级,总结,知识



部编版七年上册语文《走一步 ,再走一步》知识点



1、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专业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故事》等作品,是美国的一位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

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采用了反复的手法,是本文的文眼。“走一步”是起点,“再走一步”是发展和深入,具有强调作用。这一标题富有意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2生字词

tū,训诫,峭壁,迂回,嘲笑,暮色,啜泣,屡次,高不可攀,瘦骨嶙峋,头晕目眩,灰心丧气 3、《走一步,再走一步》词语解释 ①嶙峋:形容人瘦削 ②头晕目眩:头晕,眼睛昏花 ③纳罕:惊奇,诧异

④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⑤灰心丧气:形容遭遇失败或困难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⑥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4、作者是如何描写悬崖的?

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 5、面对这些困难,“我”的表现是怎样的?折射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

①“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冬冬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②这里表现了“我”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6孩子在父亲的引导下,“我”慢慢爬下了悬崖,“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怎样? 最初 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 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 到的”)

继而

随后 信心大增(“我能办得

最后 巨大成就感

7、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分析它的作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解析:环境描写,景物变得黑暗,烘托了“我”担心害怕的心理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解析:用景物描写衬托自己在特定环境下的恐惧心理

8、伸

1 3




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小心翼翼、谨慎地下悬崖的过程。 9、你对父亲找到“我”后不上山崖去接“我”是如何理解的?

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历一次磨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父亲这样做,只给指导、鼓励,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

10、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指当时“我”下悬崖石架的情形吗?

从内容上看,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已不局限在“我”那次下悬崖石架的经历了。而是指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在面对这些挫折时,不要想整个困难有多大,而只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一步步走,直至解决所有困难。在文章中,这段文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哲理凸现在读者眼前 11、标题的含义:

表面上是指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一步地走下了悬崖。实际上是指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1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是景物描写,烘托了我无助孤独,极度恐惧的心理。

13、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答:这是景物描写,突出了悬崖的高不可攀,为下面写我的恐惧做铺垫。 14、赏析下面的句子。

1)“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里为什么用“探”这个词? 答:这个词有“试探”的意思,(这句话是动作描写),作者用这个词是表达下石架时动作的小心谨慎和惶恐、紧张的心情。 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答:这是心理描写,我”鼓足勇气往上攀爬时内心的恐惧。 (3)找出“我”下石架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有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方法的恰当。

15、第14段说我听见有人啜泣,第22段说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两个啜泣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2 3




答:不一样。前一个写出了这一句写出了我身处绝地,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极度绝望,恐惧到了极点,(反而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以致于听到哭泣声竟然不知是自己正在啜泣。)

后一个啜泣写出了“我”战胜困难,脱离险境之后悲喜交集的心情。一方面,他为自己曾经遇到的危险而哭泣,另一方面,他为自己战胜了险境、战胜了怯懦而骄傲激动的心情。

16、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17、找出“我”下石架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有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方法的恰当. 18找出文章中的伏笔(前后照应)的两处。

答:我一直有病瘦骨嶙峋的伏笔与小朋友都能爬上悬崖,而我却困在岩石架上相照应。 当小朋友嘲笑我时,杰利看来好像有些不放心的伏笔与后面杰利带着父亲来找我相照应。 19、课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

分析:在儿子遇险时,父亲没有爬上悬崖救助,而是引导鼓励儿子,让他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学到经验。 10、阅读下面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2c8389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