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建筑文化]徽派建筑特点

2022-12-16 08:2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注意建筑文化]徽派建筑特点》,欢迎阅读!
建筑,徽派,特点,注意,文化



[注意建筑文化]徽派建筑特点》



摘要:建筑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身上体现着一个时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技术等等,它的形制、布置与构筑物,都是用以表现儒学思想,如众多的牌坊、门、殿、泮河璧水桥、奎文阁、杏坛、诗礼堂、金丝堂、鲁壁等,对于这些,作者着重从文化的层次上作了细致的考证和缜密的分析,就是工程建筑与住居,也无一没有文化这个内涵,它们既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又满足了古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如长城,如四合院住宅

建筑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身上体现着一个时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技术等等。可是自来谈建筑的,多着眼于建筑物的群体布局,结构造作,材料运用等方面,较少注意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曲阜孔庙建筑》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本书注意到了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分析。 在旧时代,除了曲阜、京师建有孔庙以外,各府、州、县都建有孔庙(称文庙或圣庙)。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如果不从两千多年中儒学在古代社会思想领域里始终居于统治地位,与历代封建王朝对儒学的利用、对孔子的尊崇来剖析,就无法理解孔庙规制之隆与在全国兴建之广(据《圣门志》载,明代全国有圣庙一千五百六十多处) 曲阜阙里孔庙属于礼制建筑与纪念性建筑,它的功能主要是显现孔夫子作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元代封赠)与“至圣老师”(清代封赠)的崇圣地位,并为每年几十次祭仪提供活动空间。它的形制、布置与构筑物,都是用以表现儒学思想,如众多的牌坊、门、殿、泮河璧水桥、奎文阁、杏坛、诗礼堂、金丝堂、鲁壁等,对于这些,作者着重从文化的层次上作了细致的考证和缜密的分析。文化是建筑的内涵,这是古今不易之理,对于古建筑研究就是探究其内涵,对于建筑设计就是要付予其内涵。这个内涵就是建筑文化,也就是建筑的灵魂;抽掉了它,古建筑只不过是一具僵尸,现代建筑也只是一座躯壳。 筑文化是有根基、有承传的,这个根基就是古代建筑文化。就算是“移花接木”,也要有一个本,本就是根基;抛弃了传统文化这个本,也就抛弃了自己的根基。当然,今天的我们又必须超越传统,这是现实对我们的要求。继承传统,超越传统,是时代付予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阙里孔庙从孔子死后的次年“因宅立庙”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它走过了一个不断扩大与演变的过程,现在的规模是明代所确立。在它身上有许多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固然也有不少是必须抛弃的。对这些《曲阜孔庙建筑》里有详尽的分析,譬如建筑必须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就是应当继承与发扬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除了工程建筑和住居以外,宫殿、坛庙、寺观、园林等就其主要内容来说,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就是工程建筑与住居,也无一没有文化这个内涵,它们既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又满足了古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如长城,如四合院住宅。曲阜孔庙建筑设计手法上突出的一条就是用单体建筑的形象与群体布置的气势来表现儒学文化,反过来又用这个文化内涵来满足人们

.




精神生活要求,对于历代皇朝来说,它的教化作用是很大的,所以皇帝们肯于多次花费巨大的财力来修建孔庙(到清末,有据可查的重大维修就有六十多次,仅明代弘治年间一次修建就历时四年,耗银十五万多两)。任何时代,人的生活总是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建筑设计只注意于保暖防寒,遮风避雨,是一偏。从无数古代建筑上可以看到,古人在营造事业中用于满足精神生活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比花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要多得多。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文化的演进,科学的昌明,远远超越前代,可是继承传统,超越传统,用现代的物质手段在建筑上反映时代精神,满足现代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仍足不可须庾少离的至理,这也正是《曲阜孔庙建筑》的意义之一吧。 (《曲阜孔庙建筑》,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第一版,179)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53da3699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