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的心学四决

2023-04-09 19: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阳明先生的心学四决》,欢迎阅读!
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的心学四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人性的根本,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这里,善指一切美好、快乐、真实、美丽的事物。

列举几个同“心学关注”相类似的中外典籍: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荀子:性恶》“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即人类生性好利、疾恶(喜欢丑陋)、好声色,所以如果顺从人性,会产生争夺、残贼、淫乱、暴虐。只有进行全社会的“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惰性而正之”,才可为君子。 《圣经》记载,神创造人的一个目的是让人管理世界。管辖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活物,这就预示那时的人拥有这可以控制世界的灵力,但当他们‘犯罪’之后,人类就归于原罪所控制了,因此美好的灵力消失了,人同动物一样,逐步走向堕落。

其他还有几个:“基因决定论”、“基因决定42%善恶”、“自由意志论”、“环境决定一切论”、“达尔文进化论”。“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毛主席语录

从形式上看,太祖的理论,最贴近心学的主旨:我们只要把被子蒙在头上,用慧眼照心,就会知道,任何人都不会主动去为善或作恶,概括起来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心学的这句话,可以说是阳明先生的集大成之作。他的大胆与睿智,让(明代)全体国人欣喜的发觉,原来人与人之间,其实平等的。进而可以推导出:既然善恶都是一致的,那么身外之物就更加可以划等号了。亦即朴素民主思想。 有善有恶意之动:正因为人有了意识,才区别于动物,而在唯物论中,主导行为的意识也是物质,因此,物质是又可以升华又可以腐烂的。所以,不论什么行为意识,都会出现好的结果、坏的结果。

“为了实现更美好的明天,我要‘人民民主专政’、专政不了,我就要‘铁腕’、铁腕还不行,我就镇压。„”,请注意,铁腕和镇压,是两回事儿,前者诛心,后者追命。

“我是流氓我怕谁?”,身为小偷、地痞、强盗、贪官,违法乱纪很可能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他们的自我解脱是:我也不想,但我现在已经受不了手了,只有闷头走下去吧!




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这个似乎不能算是开脱的借口,但请注意,这是‘国家’这个集团的借口。它们以‘蝴蝶效应’为理论依据,要么进行明目张胆的掠夺,要么进行阴险毒辣的剥削。改革的阵痛、发展的代价、前进的教训,这些都是蝴蝶效应的变体。

知善知恶是良知:善恶的关系如此玄妙,好么,又可以为所欲为,又不用担心良心谴责,似乎心学成为了人类作恶的挡箭牌了!但凡抱有这个想法的人,实是错了。因为行为产生的结果,是好是坏?主导行为的意识,是善是恶?其实是人人都心知肚明的。

也就是说,阳明先生突破了所有哲学家所企盼的那种境界: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来审视世界!

换句话说:每个人的行为,在利益关联方之间,是可以忽视甚至漠视的。但在第三者的面前,你的行为,将受到严密的监控。民议沸腾、舆论喧嚣,当被第三者评定为恶的时候,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心学的第三点,就告诫世人:“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心学的高明就在于,既提出了治标的方法(以镜照人),又提出了治本的方法(自磨心镜)。前者是制度,后者是洗脑。

为善去恶是格物:心镜明亮,之后,我们就可以满怀信心的邪不胜正了。也就是“知行合一”。

客观来说,心学的精华在前两句:第一句是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观。第二句是正视了人类的弱点。那么后两句就是解决之道了,第三句是实用方法论。最后一句在伪装理想主义的前提下,进一步的进行了洗脑工作,但心学最光辉的一句话,也正是这第四句,因为阳明先生用这句话寄托了对人类的祝福和希望,他希望世界是个天堂,他饱含深情的渴望着,人们可以在他的洗脑之下,达到那美好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b7701655270722192ef7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