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2023-02-22 18:0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屈原》,欢迎阅读!
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平整的土地。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苗族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主要作品:《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

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身份:诗人、政治家 品性:高洁、正直 信仰:黄老道家

人物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

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也称“骚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 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

屈原还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靳尚、郑袖、子兰)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今湖北江陵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仕途经历:左徒→三闾大夫(出使齐国)→流放江北(《离骚》)→返回郢都(

阻怀王入秦。“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流放江南(《哀郢》《天问》)→投水自沉(《渔父》

●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

《离骚》屈原代表作,长篇政治抒情诗,作于屈原被放逐之后。强烈地抒发了作者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斗争精神。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离骚”释义: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

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②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

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③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

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

④文体之一种。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律诗。”

⑤曲名。(游国恩《楚辞论文集》)《楚辞 大招》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含义为今

语“牢骚”。双声:声母相同。叠韵:韵母相同

结构:⑴“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对以往生活的回顾。 “女嬃之婵嫒兮”,至“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对美政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de0fc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