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 古诗词三首 》同步练习二(含答案)

2022-10-04 06:1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 古诗词三首 》同步练习二(含答案)》,欢迎阅读!
古诗词,上册,语文,同步,练习

3 古诗词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乡亲们都自发地来帮老汉收割稻谷,这种热心助人的měi dé( )人称道,就连叽喳的xǐ què( )和呜叫的qiū chán( )也为之叫好。

二、在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辛弃疾(jī jí) (béi bié) 丰年(niáng nián) (shèn shè) (xīn) 三、造句。

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驰神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词语。

别枝:_____________________ 鸣:____________________ 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林: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下列语境,补充合适的诗句。

1.向晚时刻,我徜徉在宽阔的长堤,放眼望去,只见原野空旷,树影斑驳,再看江面,但见水中映月,清澈照人……此时此景,我不禁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踏着乡村湿滑的小路,词人走过一座弯弯的小桥,眼前忽然出现了一条潺潺的小溪和一座低矮的茅店,这一切是多么熟悉啊!他欣然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三首古诗词中有两首是写月夜景色的,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

(2)《宿建德江》一诗的诗眼是“_______”,从“________”这句可以看出诗人旧愁未去,新愁又来。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未遮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他与北宋词人_________并称“苏辛”;与宋朝女词人_________称“李辛”。“西江月”是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江月·夜行黄沙道

1)默写这首词。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这样写有何作用?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从_____________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充满生机。 4)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美德 喜鹊 秋蝉

二、jí bié nián shè xī

三、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这欢快的歌声,让我们心驰神

,忘掉了一切。

四、飞离树枝 鸣叫 同“现”,出现的意思。 社庙丛林。 五、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六、舟夜书所见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入船 忽吹散 南宋 辛弃疾 苏轼 李清照 词牌名 题目

七、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鸣蝉、蛙声。形象生动有情趣,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夏夜特有的声音,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

3) 惊鹊、鸣蝉、稻花香、蛙声

4)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e037cd41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