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海绵宝宝

2022-12-25 21:30: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海绵宝宝》,欢迎阅读!
小班,海绵,教案,幼儿园,神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海绵宝宝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 幼儿自由探索。 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e1838b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