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教案

2023-04-16 15:0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静女》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

一.导入

这单元我们主要是古诗文的学习,前面我们学习了陶渊明清新的“田园诗”李白豪放的“劝酒歌”。今天呢,我们在上课前先轻松一下,请大家听一首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大家仔细听听歌词,看看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播放歌曲】

它是琼瑶根据《诗经》里的一首诗,也是我们初中就学过的《蒹葭》改编而成的。相信大家对《诗经》并不陌生,课前也让大家作了预习,现在老师要对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诗经》基本常识: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2、《诗经》六义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合起来称为《诗经》“六义”。

过渡:《诗经》赋、比、兴的解释,从来就有很多说法,这里,我们只引用朱熹的话加以说明: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用今天的话说:“赋”就是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起头,即先说别的事物,以引出诗人要说的话。《静女》主要运用赋的手法,我们学习课文时再结合具体句子学习“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

过渡:在《诗经》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关于爱情和婚姻问题的诗,《诗经》中表现纯真爱情的民歌很不少,比如《蒹葭》、《关雎》等等,今天我们将学习另外一首描写爱情的诗——《静女》。


三、解题

邶风、静女

四、诵读训练

1、领读生词,进行范读;

2、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四言诗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3、集体朗读,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

五、文本解析

1、字词释义:姝 踟蹰 2、自由诵读,理清情节。

3、提问: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分为三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个镜头。(运用PPT共同探讨)

六、诗歌鉴赏

1、哪句运用了细节描写?作用是什么?

2、二、三段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男青年的?

3、从全诗看,作者由静女写到彤管、写到荑,又写到静女,为什么这样写?

七、人物形象分析 静女: 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04055d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