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概念及图形计算公式

2022-03-21 21:30: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概念及图形计算公式》,欢迎阅读!
下册,公式,复习,图形,概念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概念及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C4a Sa×a a

2





2;正方体: Sa×a×66a2 V a×a×aa3 VSh

3;长方形: C2(a+b) Sa×bab

4;长方体: S2(ab+ah+bh) Vabh VSh

5;三角形: Sah÷2 aS×2÷h hS×2÷a 6;平行四边形: Sah 7;梯形: S(a+b)×h÷2

8;圆形: r=d÷2 rC÷π÷2

d=2r dC÷π C=πd C2πr

S=πr2 S=π(d÷2)2 S=π《C÷π÷22

9;圆柱体: S圆柱表S2S

SCh S=πdh S2πrh

S=πr2 S=π(d÷2)2 S=π《C÷π÷22

VSh V=πr2 h

V=π(d÷2)2 h V=π《C÷π÷22h

10;圆锥体: VV÷3 VSh÷3 V=πr2 h÷3

V=π(d÷2)2 h÷3 V=π《C÷π÷22h÷3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2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①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6a2 ②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a×aa3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b:宽

①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2(a+b) ②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①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②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①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②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1 / 3


8;圆形《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

①圆的周长=π×直径=2×π×半径; C=πd2πr ②圆的面积=π×半径×半径; S=πr2

9;圆柱体《V:体积, S:底面积, C:底面周长, h:高, r:底面半径

d

S=πr2=π《22 ②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圆柱侧Ch=πdh2πrh ③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圆柱表S圆柱侧S×2 ④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圆柱Sh

10;圆锥体《V:体积, S:底面积, h:高, r:底面半径

d

体积=底面积×高÷3 V圆锥Sh÷3=πr2÷3=π《22÷3

三;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c = a +(b + 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 + b》×c=a × c + b × c 减法的性质:abc= acb

abc=a(b + c)

除法的简算:a ÷ b ÷ c= a ÷ c ÷ b

a ÷ b ÷ c= (b × c)



四;常用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的方法: 个数×进率

大单位 小单位

个数÷进率

1000 10 10 10

1;长度单位: 千米 —→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km m dm cm mm

100 10000 100 100 100

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222222

km hm m dm cm mm

1000



1000 1000

———→ L ml

3;体积《容积》单位:立方米 —→ 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

3 3 3

mdmcm

1000 1000

4;重 位: —→ 千克 —→ t k

10 10

2 / 3


5;人民币单位: —→ —→



100 12 24 60 60

6;时间单位:世纪 —→ —→ —→ —→ —→ —→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有:46911月》 《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

一;解方程常用的关系式:

①加 数+加数=和 数=和-另一个加数 ②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数=被减数-差

③因 数×因数=积 数=积÷另一个因数 ④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数=被除数÷商

1》运算顺序:加减乘除混合的算式要《先乘除后加减》;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就要《从左到右》。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15f7a2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