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教案 《燕歌行》2

2023-01-01 22:1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教案 《燕歌行》2》,欢迎阅读!
运城市,山西省,歌行,宋词,选修

燕歌行 高适

一、边塞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

1.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宽敞,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亲热。边事增加,战斗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憧憬新颖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前代战斗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供应了创作上的借鉴。

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斗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心情;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3.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丽。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制造上 二、作者介绍

1.高适的诗歌以边塞诗成的创作成就最高。其诗主要抒写对边塞军旅生活的体验思考,以及对立功边塞抱负的追求。其代表作《燕歌行》.

2.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 三、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四、鉴赏诗歌

1.第一层“汉家烟尘在东北……单于猎火照狼山。”

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敌军入侵,汉唐将士离家参战。 2)“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格外赐颜色。”(将领在战场纵横驰骋,受到天子格外恩遇。

两层含义:1)对将领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期望。2)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主要感情:赞颂)

3)“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战士直赴前线榆关,行进在碣石山的情形。

4)“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军用紧急文书处处飞传,外敌进犯。局势紧急,战火集中。(夸张)

5)第一层8句主要写什么?(将领闻警受命率兵出征。 2.其次层“山川萧条极边土…力尽关山未解围”

1)“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边地自然环境艰苦。敌军进攻猛烈。这两句写出官兵境况的险恶。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分别写哪种人?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对比:战士在前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军帐,流连声色。——从内部瓦解了战斗力。

苦乐不均,死生迥异。(愤慨)

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什么景?景的特点?有何作用? 边塞秋末自然景色(衰败)——官军兵力(枯竭)(衬托)

4)“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分别写哪种人?什么手法?什么感情? 对比:将领受朝廷厚遇,肆无忌惮,轻举妄动,进功求赏。——战斗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未能解围。(愤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206958ab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