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付费下医院绩效与成本联动管理机制的探究

2022-07-21 14:4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DIP付费下医院绩效与成本联动管理机制的探究》,欢迎阅读!
联动,探究,付费,绩效,机制

DIP 付费下医院绩效与成本联动管理机

制的探究

【摘要】医院的服务主体为病人,属于我国医疗的重要服务体系,对公共卫生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但因为医院属于特殊的职能,国家的政府部门应对医院的各类规范以及相应的行业标准给予相应的扶持,并提供相应的政策约束,可以更好的促进医院扩大医疗卫生服务的范围以及质量。保证医院运营过程中避免单纯的以营利创收为主要目的,控制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传统的医院绩效以及成本管理多以医疗项目激励为主,而随着医疗的发展,DIP支付方式不断升级,所以积极的开展绩效发展和成本联动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DIP付费;医院绩效;成本联动管理;

DIP付费,属于根据病种来分值付费,该种付费式使医院面对公益和经济双重模式的驱动,有利于绩效和成本联合推动,使绩效和薪酬、成本联算规划更加契合医改,精益求精的来进行成本的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增加绩效,保证医院走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使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继而使患者在



医院就医体验的满意度得以升华1

一、医改政策下的驱动使医院绩效和成本联动管理

积极跟随党的健康大会政策,对于医疗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进行调控,允许医疗服务的收入扣除成本,根据规定将基金提取后用于人员激励,保证院内的同岗同薪之后没有待遇,使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活力得到提升。两个允许的政策提出,使得各各医疗机构对于薪酬分配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对于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的改革难题得到破解。

DIP这种按病种付费的新型模式,这种以大数据的主要诊断和治疗的方式组合模式,主要通过组别定位以及付费标准建立了统一的标准体系,保证合理的资


源配置。该种付费方式更尊重医疗服务的复杂以及不确定性,付费上以选择更接近于临床诊疗过程,使疾病组内的差异度缩小,有利于监管体系,适合推广实施。

1.

传统的绩效激励以及成本运营管理的问题

医院的高效率运行,或者高质量的发展,既需要合理控制费用成本,也需要保证医疗的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是当前医院的主要问题。传统的绩效管理与DIP支付之间并无直接的对应关系,该种管理模式多以医疗服务的项目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或者资源做为收费的依据,根据国家对于各类疾病诊疗的项目难度或者手术的分级标准,包括劳动强度和风险程度来进行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支付的费用



2。而现如今提出的DIP付费方式是根据病种付费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技术

来进行分组,将疾病诊断和治疗方式的特征,以病人安全进行科学的分组和分类,通过设定范围内对所有含有标准样本的治疗方式或者与疾病的组合来进行规范,形成一定的量化和水平来进行衡量。

1.

设立DIP支付下的医院绩效激励以及成本管理的联动机制

院内设立DIP成本核算的模式,DIP属于定额付费,各个医疗机构可以主动控制费用,以达到最大程度的结余留用,控制院内的医疗费用。传统的支付方式中出现的不合理的增长压力得到了转移,不再是医保支付和患者而是医疗机构



3。院内在保证DIP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以及大数据等多种信息化

工具,使相关功能的使用增值化,通过多方位、多视角来进行核算成果的转化,使其正向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对DIP的预分组进行优化整合,保证DIP的成本管理功能合理运用,通过院内的历史数据来进行计算,参考专家的意见,组成DIP病组的标准成本,将该成本置于DIP的预分组系统内,保证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和费用的实时管理动态化,可以更好的通过DIP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将医院收治的各类病人治疗的病种成本收益更为动态化。减少资源浪费,将成本管控能力充分展现,将医院的运营效益充分提升。与此同时DIP的支付体系还存在着公益性回归的原则,因为成本核算细化后,该付费体系有超支不补,结余可留用的


原则,减少了医院对患者过度治疗的情况发生,医院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减少了过量检查单的开具,使患者的医疗负担得以减轻。

1.

改变绩效方案,合理规划成本管理

DIP并不是单纯的支付方式的变革,它是同医院在临床路径、病案管理以及经济管理多方面以及全方位的医院综合改革,伴随着医改的调整,如何提高医保使用的效率更好的转变绩效的管理方式,使医院的经济管理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对于医院内的病种进行合理的规划,做好核心病种和优势病种之间的关系,根据病种的工作量来进行绩效改革的推进。给院内留足调整的空间,以提高数据的积累,以利于DIP支付的无缝衔接。提供更为正确的价值引导,使医院对医保基金的使用率得以提高,控制好病人的医药费用,更快的促时DIP成本的核算以及管理,使院内的绩效激劢与成本管理联动,降低院内的资源消耗,将医院的绩效管理方式转变后更切合实际。

转变传统的绩效计算方式,转为依据病人的病情,充分根据医生以及护理人的工作量、工作的质量、所涉及到的技术以及难度和风险来计算绩效工资。做好权重分析,在绩效和成本联合机制的作用下提升科室内的经济效益,将医改政策充分融入到医院管理之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阳, 张煜琪, 李逸璞,. DIP付费下医院绩效与成本联动管理机制的探讨[J]. 会计之友, 2021(24):6.

2]黄离团. DRG付费方式下医院成本管控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1(19):2.

3]李春, 张晓琦, 线春艳. DRG/DIP支付方式下医院成本管理转型[J]. 202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343e37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