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论快乐》教案

2023-01-13 08:3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钱钟书《论快乐》教案》,欢迎阅读!
钱钟书,教案,快乐





一、重点难点

1.重点:《论快乐》阐述的人生哲理。 2.难点:《论快乐》所体现的学者散文的特点。



二、背景材料

1.钱钟书(1910 ,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自幼受传统经史教育,国学根基深厚。后来在清华大学、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学习时,又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曾任西南联大、暨南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钱钟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文学哲学、训诂学、心理学诸方面均有重要成就。主要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旧文四篇》《宋诗选注》《也是集》等。另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等文学作品,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见长。

21938年,钱钟书从英法留学归来,任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第二年开始,他发表了一系列随笔作品。1941年,他从这些文章中挑选出10篇,结集出版,命名为《写在人生边上》《论快乐》是其中一篇。

四、内容分析

文章开头证明快乐是短暂的,永远快乐是不能实现的。接着论述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人类可以凭借精神自由获得快乐。最后指出了上述两个结论的矛盾之处,以一句矛盾是智慧的代价作结,将这一话题上升到哲学层面,引发读者作进一步思考。尽管作者没有刻意地以自己的观点去指导读者,教训读者,但在富有思辩色彩的文字中,读者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肯定,对快乐人生的追求。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先从语言与心理的角度分析的关系,接着指出快乐无法永远。

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谈快乐在人生中的地位,它是人生永远的诱惑和希望,而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

第三部分(第五、六自然段):指出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人生仍能快乐。

《论快乐》是所论述的快乐,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作者认为快乐是短暂的,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对快乐的追求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

这篇探索人生哲理的文章,包蕴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作者用冷峻的眼光看社会,以深刻独到的见解谈人生,充满深刻哲理,令人深思回味。

五、写作特点


文笔精炼,语言生动幽默,思路八方投射,行文跳跃性强,且意脉贯通,挥洒自如。充分展示出学者散文的风范。



1.联想丰富,征引繁富。

作者目光敏锐,想象丰富,思路极为开阔。所涉及和引证的材料、例证,随手拈来,恰到好处。就国别而言,有中、法、德、古希腊、以色列等。典籍有《西游记》《广异记》《诗人日记》《碎金集》等。知识则涉及语言学、神话、宗教、哲学、美学、疾病的文化学等。其特点是熔学识、智慧、知识、理趣与才情、辞采、感性、情趣于一炉,使读者在欣赏中得到一种智性的满足。



2.行文跳跃,结构严谨。

思路开阔势必行文跳跃,尽管如此,本文结构却十分严谨。文章的第一部分引入论题,说明快乐短暂的特征。第二部分论述人们对快乐的永久向往和不懈追求,引出分论点之一——“人生虽痛苦,但终抱着快乐的希望;还用例证法证明分论点二——“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第三部分将第一、第二部分的分论点结合起来,说明文章的主题。既然快乐是由人的精神来决定的,那么对快乐的追求与把握就成了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



3.学识广博,语言精炼生动。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的序言表述过这样的意思:人生是一部大书,他只是以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随手在书边空白处留下零星随感。然而,学者的智慧与冷峻,深刻与广博依然从这一份随意之中透露出来。

作者看社会,眼光冷峻,说人生,体味独到,充满哲理内涵,处处发人深思。引述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名言、诗词小说。思路八方投射,意理却融贯凝聚,语言十分精炼。



1.找出文中的引用,试说明这些引用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本文引用丰富,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例如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西游记》鬼言三年,人间三日《酉阳杂俎》反映着人们体会快乐时对时间的感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苏东坡)说明人们能够苦中作乐,从病痛中滤出快活来。病是教人学会休息的女教师表明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说明快乐主要由精神决定。文中的引用熔学识、智慧、知性、理趣与才情、辞采、感情、情趣于一炉,使读者在欣赏中得到一种智性的满足。

2.本文的题目叫论快乐,围绕着快乐开展议论但却看不出论证的痕迹来,作者是怎样达到这个境界的?

本文围绕着快乐展开议论,思路八方投射,行文跳跃性强,但议论时却看不出痕迹来,主要是作者行文意脉贯通,结构严谨。文章的第一部分引入论题,说明快乐短暂的特征。第二部分论述人们对快乐的永久向往和不懈追求,引出分论点之一——“人生虽痛苦,但抱着快乐的希望还用例证法证明分论点二——“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第三部分将第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2ca9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