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民族观念的影响

2022-12-16 09:5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民族观念的影响 》,欢迎阅读!
日本动漫,中国,青少年,观念,民族

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民族观念的影响

作者:肖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8



肖竹

内容摘要:现今社会,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动漫市场中占据了绝对的领导地位,得到了无数青少年的喜爱。日本动漫的传入同时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其中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民族观念的影响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日本动漫 民族观念 青少年 文化侵略 双刃剑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日本有“动漫之国”的称呼,其国内的动漫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日元,是该国的第三大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日本动漫也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全世界有超过60% 的动漫从日本流出,而中国更是日本开拓海外市场的重点。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呈现了极为矛盾的状况。为避免动漫中包含的驳杂信息不受控制地流入中国,同时为了保护中国本土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对日本动漫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广电总局多次颁布“禁播令”,限制外国动漫的播出。尽管存在着种种限制,日本动漫依旧在中国打开了市场。第五届“亚洲卡通漫画展”对京、沪、穗三市的随机市场调查显示:14~17岁的少年中有56%的人对动画产品每月的消费金额(即在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及其相关产品上的花费) 54元;18~23岁、24~30岁的消费人数虽按比例下降,但消费金额却按比例上升。据此,仅京、沪、穗三市的200014~30岁青少年完成的动画产品消费就高达13亿元,其中美国、日本、韩国形象产品占80%,而中国大陆自己的动画产品的消费不足10%。(《关于中国动画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路径的探讨》陈昕) “漫迷”们以及看到机会的投资者通过各种方式将日本动漫引入国内,而政府力量相对薄弱的网络更是成为日本动漫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动漫本身,与动漫相关的产品,由动漫延伸而出的网站等都极受喜爱。各种网络志愿者无偿将日本动漫汉化,速度几近与日本同步。大部分的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日本动漫,甚至不少成年人也对日本动漫有着极大的热爱。

.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动漫本身带有强大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改造人们的思维。如老一辈人受其所经历的战争时期影响,内心往往对日本有较强的抵触,而如今的青少年则往往不存在如此强的感情倾向。这种情况产生作用所需的时间较长,但其后果也非常深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详细的分析。

1 逐渐褪去对日本的消极态度,转为平和对待或产生喜爱情结。

青少年时期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此时人的思想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而接触日本动漫使青少年们不知不觉中对日本产生感情。这逐渐改变了中国年轻一代对日本的消极态度,而使他们对中日间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有不少人甚至对日本文化狂热,希望可以去日本发展等等。

2 学习日本文化,包括语言,生活,情感表达等。


日本动漫是一个驳杂的载体,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虽然日本动漫包含了很多国际化的内容,但不可否认,漫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会融入大量主观情绪,而在动漫中反映出大量日本思想文化,对中国青少年产生影响。例如,许多人迷恋为动画片中角色配音的“声优”,而模仿他们说话的风格,甚至对日语也产生兴趣,造成了近年来的日语学习热潮。除语言以外,日本人的处事方式,生活方式都在慢慢影响我国的青少年。

3 逐渐沉溺于虚幻世界,与现实脱节,进入“脱民族”状态。

日本动漫营造了一种虚幻的世界。它反映了一部分社会现实,帮我们放松身心,教我们如何面对社会,但同时也展现了许多与社会脱节的景象,从而误导本身心智还不够健全的青少年。许多人沉溺于动漫这个“二次元”,而对真实社会认识不清,甚至借由动漫麻痹身心,不去面对现实。甚至有较疯狂的“漫迷”,对动漫犹如“上瘾”一般无法自拔,进入一种“脱民族”甚至“脱世界”的状态,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人际交往。

对于这些影响,社会人士褒贬态度不一。漫迷们普遍表示热爱日本动漫不等于热爱日本,更不代表会背叛祖国。而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日本动漫可能造成的影响担忧。笔者认为,日本动漫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确实会带来不少问题。许多人怀疑它是日本政府进行文化侵略的“糖衣炮弹”,用以软化中国青少年的心灵,放松对日本的警惕。

“ 据2005 4 10 日的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外务省决定利用‘ 政府开发援助’ 中的‘文化无偿援助’资金,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漫片的播放版权,并将这些购买过来的动漫片无偿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播放……日本用动漫在世界范围内培养了一批通过动漫对日本较有好感的年轻一代,从东方到西方,从老牌动漫明星的老家到贫困的非洲。”

虽然有种种猜测,但在没有任何官方解释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一开始就极端的看问题。动漫对于日本来说是一项不可替代的产业,日本政府也给予了动漫制作极大的自由。日本动漫内容绝大多数忠实的反映了动漫制作者自身的思想,而这些正是其最精华的地方,加

上各种高科技效果、感情到位的配音等等,使其具备了成为“软刀子”或“糖衣炮弹”的能力。

可是如果因为害怕这种“可能”的“软刀子”,而放弃对日本动漫的引进,就无异于“因噎废食”了。动漫用富有想象力的夸张的手法,在帮助人放松身心的同时,更引领我们去认识各种不同的社会。如动漫《火影忍者》在反映忍者之间争斗等消极思想的同时也描绘了永不放弃的优良品质以及另一种人际交往的准则。就这点而言,动漫与电影、电视剧非常相似,而人们对日本动漫的怀疑更多是因为长期的民族矛盾。对于这些我们该做的不是对日本动漫实行“闭关锁国”,而是从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告诉我们的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它们。

.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对于双刃剑一样的日本动漫

中国应当如何去面对呢?一味的拒绝肯定是行不通的,消极封锁只会导致矛盾的加深。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正确的引入日本动漫。

首先,端正对日本动漫的态度。无论是出于保护本土动漫的目的,还是出于对日本动漫“文化侵略”的顾虑,排斥日本动漫都只能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与其如此因噎废食,不如正视它,承认其优秀之处,并对其不良之处给以警醒。

其次,努力发展本国的动漫产业。为什么日本动漫可以在国际动漫市场占到超过60%的比例,其本身的强大是绝对的支持。而反观中国,动漫产业起步晚,重视度不够,政策落后。此外,国家对中国动漫产业的过度保护使产业缺乏压力和动力,对市场认识不清,抓不住消费群体。同时,中国动漫题材陈旧,与时代脱节,其教育意味过于浓厚,而内容枯燥。另外,中国动漫缺乏技术含金量,不能吸引人。所以,不从根本上发展自己,一切都是空谈。动漫产业的


发展不在朝夕,需要制定长期的方案。国家调整对待动漫的态度是关键。正视动漫,解放思想,深入去了解现今的动漫市场状况。同时从现在开始注重动漫人才培养,在高等学府开设动漫相关专业,如动漫制作、动漫配音等。完善动漫产业的保护政策,将它作为一项具有经济和政治潜力的学科来开发,培养民族特色。

再次, 正确引进日本动漫。

动漫的引入是一个科学的过程。比起任由动漫有“民间”、“地下”道路流入,不如一开始就占据优先权,主动将其引进,进行合理的疏导。事实上,其他国家在引进动漫时都制定了相关政策。日本本身实施的是分级制度,其分级制度并非官方颁布推行,而是业界自律;在韩国,动漫领域也有分级制度,由政府推行,针对韩国国情,韩国媒体评等委员会将动漫分为全年龄、12岁以上、15岁以上与18岁以上几个级别。(外国动漫产业政策简介,惠济人民政府2009-10-13 所以,笔者认为中国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分级制,如动漫流动与身份验证挂钩,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日本动漫对青少年思想的不良影响。官方要敢于利用动漫这把双刃剑,学会控制它。

最后, 加强民族观念教育

通过课堂或各种媒介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中日历史、中日矛盾、中日发展等等。我们需要谨记历史和保持警惕之心,因为忘记历史、失去警惕的民族必然会走向灭亡。但同时我们也要顺应时代,跟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脚步,正确处理国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发展自身,如果我们自己足够强大,许多问题也就引刃而解了。从目前来看,虽然青少年们热爱日本动漫,但是他们依然保有很好的民族精神,只是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不足,警惕之心也有所弱化,这些都可以从社会和政府的不断引导中得到加强,我们可对其保持良好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浅谈日本动漫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罗一娴,党玮莹《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06

2.环球时报:“日本全力推广动漫和其他流行文化应引起警惕”20060604

3.透过《天眼》看中国动漫破冰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224日第13

4.关于中国动画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路径的探讨陈昕来源:易文网200384

5.外国动漫产业政策简介惠济人民政府网2009-10-13

肖竹,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3d7ee594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