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我用东方哲学阐释西方物理

2022-11-02 03: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蔡志忠,我用东方哲学阐释西方物理》,欢迎阅读!
东方哲学,蔡志忠,阐释,西方,物理

以《庄子说》、《老子说》、《禅说》、《史记》、《西游记》等开启中国古籍经典漫画先河的著名漫画家蔡志忠,50岁却和物理谈起了“恋爱”。97日,蔡志忠携其新作《东方宇宙四部曲》现身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在其“狂野”的推理中无论是牛顿的力学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有可商榷的地方。“时间将证明我的正确。”62岁的漫画家蔡志忠轻甩长发,充满自信地说。 数学物理变成漫画

作为一名著名的漫画家,脍炙人口的《庄子说》、《老子说》等中国经典诸子百家思想漫画让读者认识了蔡志忠,“漫画家”成为他大半生追逐的人生梦想。但不会有人想到,一位漫画家竟与物理宇宙有所联系。

蔡志忠此次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宇宙四部曲》包括《东方宇宙》《时间之歌》物理天问》《宇宙公式》,突破了他以往的漫画手法。在这一书系中,他尝试用东方思想来阐述西方物理学理论,试图改写牛顿力学方程式的成果,以及推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数十年来,蔡志忠阅读无数科普读物。14年前,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传来的十大物理问题,再次引发他探索宇宙世界的兴趣。他师从台湾大学数学系蔡聪明教授学习微积分,神奇地将上课的笔记与感想绘成漫画。16万余张物理数学画稿、堆积如山的物理书籍、自学物理与涉猎科学史所作的好几书柜的笔记、超过1400万字的研究心得„„虽不是物理专业出身,他却用艺术家无边的想象力,捕捉和创造着神秘的未知和已知的美,享受着物理带给他的无限乐趣。

199893日,蔡志忠停止工作,闭关研究物理。闭关期间,他每天凌晨一点起床,站在窗口聆听来自遥远宇宙的细微低语„„第一年,他将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在脑海里融会贯通,发挥所有的奇思妙想;第二年,他努力钻研牛顿与爱因斯坦的大量学术著作;第三年,他选择学习数学,实现了将数学变成漫画的梦想„„10年,他把读到的所有物理理论、方程式全部自己验算过,确认它们的真伪;他观察周遭的现象,试着用微积分来描述它们的变化;最后,他开始自己思索空间、质量以及时间的定义问题„„ “光是时间的唯一尺度,光是时间的齿轮,光与时间是铜板的两面,宇宙中光速不变,时间也像光一样不变。”蔡志忠认为,时间的流速是宇宙的统一标准,无论我们以什么速度运动,身处于任何重力场,时间的流速完全一样。他以一位东方漫画家的独特身份,经过数十年的思考与求证,以东方哲学观为基础,大胆地挑战物理学界的公论。“这并不是在老之将至时还要取得什么个人成就,而只是为了证明——东方世界无论在哲学思想还是宇宙物理领域,并不落后于西方世界。”蔡志忠如是说。 思考让他狂野

“对我而言,思考是我狂野的渴望,一切未知的都对我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一直都在思考。”蔡志忠说。一天当中就算在洗澡、上厕所,他都在思考。“思考最重要的是要有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答案,因此我经常会问自己问题。”他说以前只要外面有雷雨,他就赶快到窗口看它怎么样形成,怎么样乌云密布,怎么样下大雨、闪电交加,怎么样又恢复到蓝天白云。

物理数学、微积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可蔡志忠却认为很有趣、很好玩。“小孩子最喜欢新奇的东西,最不耐烦的是一成不变。有什么东西会比物理更好玩?有什么东西会比数学更美?”蔡志忠认为,博学涵盖在物理之内。物理无所不在,我们自己就是物质,掉了一根笔或开车都是物理,外面风在吹、草在抖,都是物理物理是随时可得的,而且地球是宇宙中最好的物理观测场所。

1990年,蔡志忠开始研究佛祖释迦牟尼的思想,研究释迦牟尼到底在树下悟出了什么。“那一段时间,我都是非常静心的,就像一个修行者,然后发现,今天比昨天更聪明,这个礼拜比上个礼拜更聪明,今年比去年更聪明。但佛学毕竟只是人的心理学,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越物理之外,因此,我决定研究宇物理,直接挑战宇宙最深奥的学问。”说到物理蔡志忠兴奋得像个孩子。

蔡志忠认为,宇宙的本质非常像2500年来的东方思想。“400年来我们的物理都遥遥落后于西方,整物理史几乎都是由西方的物理学家们发现、提出来。”他尝试用“有无相生”、“万物反复循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万法归一”等东方哲学思想阐释西方物理,用独到的东方哲学观探索着神秘的未知领域。


“我是漫画家,是理论物理学家,是桥牌专家,是铜佛专家,我有10个专长,物理只是其中一个。但如果我有一天会留名在世,那大概就是因为物理。”蔡志忠这样给自己定位。 一支画笔解经典

蔡志忠说,他今天的生活跟4岁半并没有两样,穿的依旧是破的裤子、破的鞋子,每天生活花不了20元人民币。蔡志忠表示,当自己36岁银行账户里有220万元人民币、3栋房子的时候,就从此决定不再用生命去换钱,而是要做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事情。

“我太喜欢看书了,一生看过2万本书,其中大概有至少8000本的漫画书。”看书和不断的思考,让蔡志忠觉得有很多事是非常有意思的,他想如果通过漫画来体现一定是非常好看。蔡志忠第一次看庄子,就觉得这么好看的东西把它画成漫画一定很棒。“庄子讲哲学不是教条的,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像井底之蛙、夸父逐日等这样的故事,是在谈哲学,但是后来都变成我们的成语故事,其实很多成语故事开始都是哲学里面的故事,因此,很适合用漫画来体现。”蔡志忠认为,漫画就像文字一样,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表达手法。文字可以写成诗,可以写成杂文,可以写成各种各样的小说;同样,漫画可以画诸子百家,可以画哲学,可以画微积分,可以画物理

1986年,蔡志忠的漫画《庄子》面世,将蔡志忠的漫画事业推向了高峰,接着是《老子说》《禅说》《史记》《论语》《孙子兵法》„„他用简洁生动的线条描绘了一部部颇具影响的漫画书,其对诸子百家、古典名著、唐诗宋词、佛经禅语的独到心得,行云流水般的画笔,将经典白话化与漫画化,并加以现代诠释,让现代人在完全没有负担的情境下,吸收智慧,轻松地学习经典。现在蔡志忠的漫画在40多个国家出版了作品,卖了4000万本。“这不是我的功劳,他们要买的是老子思想和禅宗思想,只是我比较聪慧地通过漫画的形式把它们变得浅显易懂。”蔡志忠如是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bb94492b160b4e767fcf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