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浣溪沙·水北烟寒雪似梅翻译赏析

2022-03-20 07:18: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浣溪沙·水北烟寒雪似梅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水北,浣溪沙,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浣溪沙·水北烟寒雪似梅翻译赏析

《浣溪沙·水北烟寒雪似梅》作者为宋朝诗人毛滂。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北烟寒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月明南北两瑶台。 云近恰如天上坐,魂清疑向斗边来。梅花多处载春回。 【前言】 《浣溪沙·水北烟寒雪似梅》是宋代词人毛滂写的一首词。该篇词作通过比较、通感等手法描写了梅花的美感。 【注释】 ①闹:形容梅花开之盛。 ②瑶台:美玉砌成的高台。传说为天仙西王母居处。 ③魂清:空灵飘渺,此指梅花的清香。 ④斗:酒器。 【翻译】 水北的山上还是寒气蒙蒙积雪如同梅花遍野,水南已是梅花盛开万千的枝条又似白雪成堆。明月下南北的景色都像是瑶台仙境一般。白云在身边缭绕就如同坐在天上,梅花的清香也仿佛飘到了酒杯的边沿。随着盛开的梅花春意也悄悄地回来。 【赏析】 首令词借对雪与梅花之礼赞,讴歌了春天。 上片写眼中所见。开头二句,写初春月夜,溪水之北寒烟漠漠,积满皑皑白雪,而溪水之南梅花正争奇斗艳。这里,作者以“雪”和“梅”切入,以“水北”和“水南”构成无限扩展的空间结构,首句以无生命的“雪”比拟有生命的“梅花”,次句写梅之活力更着一“闹”字,这就使开头两句包蕴了一种生动之气,这如果同吕本中《踏莎行》中“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一语比较,更可见出。吕氏词仅停留在雪和梅的相似处,缺少的正是毛词所含蕴的生气。“月明”句,指明在月光辉映下,溪水南北两岸,银装素扮,恰如神话世界中的两座瑶台。

1


这是前两句的引申,而又自然地铺垫了下文。 下片由眼前景引发而转入想象境界的描绘。过片二句中,“云”“魂清”承上片“雪”和“梅”“天上”和“斗边”承“瑶台”。而“近”字又暗示小舟的游动,才使这两句活了起来,才有了“天上坐”和“魂清”一句。词人耸身云中,在神话般的云海中遨游,雪和梅的精魂似乎也化为星斗从身边飘过。作者这里完全超乎现实的想象又是立根于现实之中的,是对上片雪之洁白、梅之洁白及月色之洁白三者交融的境界及其表现出的生气的深一层的渲染。歇拍一句,写词人的思绪由想象回到现实以后,仿佛看到梅花正托出一个百花争艳的春天向他走来。 这首词起笔于梅,落笔于梅,构成“雪”“梅”“瑶台”“云”“天”“斗边”→“梅花”递进式的环形结构。这个结构中,又由于包孕了对“春”的向往与追求,而呈现一种张扬外展的态势。这是本词艺术构思上的鲜明特色。此外,这首词写得风格清新、明朗、活泼,生动流畅。写春就洋溢着一股春天的活力、生命的活力。这正是词人对于春、对于美好事物一往情深的缘故。正是这种对春的纯情、真情,使这首词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ed167f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