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与财务管理

2022-12-31 18:4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谨慎性原则与财务管理》,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谨慎,原则



谨慎性原则与财务管理

谨慎性原则是一项财务原则,要求在财务核算工作中保持必要的谨慎,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坚持谨慎性原则,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可是它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财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



标签 谨慎性原则;财务核算;经营活动;风险和损失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核算工作中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从诞生起就是为了使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在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财务原则,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三十年代发生了经济危机之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扩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财务报表披露。随着财务环境的变化,财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向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转化,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财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财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企业在财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能隐藏真实的财务收支。它不能高估资产的收人,也不能低估负债的费用。当企业资产发生实际损失时,如果未采用谨慎性原则,将会对企业的资产产生突发性的减值,减值过大,将使资不抵债,造成企业财务崩溃,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1]



1、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多元化、支出的复杂化、管理方式的多样化,既为企业的加快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何遵循谨慎性原则,规避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又一重要课题。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在处理财务事项时,必须充分估计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效益[2]



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要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依据和效果,一是企业财务环境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财务要素的精确确认和计量,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估计和判断;二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的风险性,提高抵御经营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需要谨慎;三是使财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的基础上,避免夸大利润和权益、掩盖不利因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四是可以抵消决策管理者过于乐观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决策管理者采取正确的决策。






二、谨慎性原则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财务原则,谨慎性原则由于其在实务操作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而会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国际财务准则委员会(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审慎列为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之一,但又指出,审惧的运用并不允许诸如设立秘密准备金、过分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因为那样编制出来的财务报表不可能是中立的,从而就不具有可靠性。见,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3]



我国对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几乎所有的资产计提坏账准备,谨慎性原则体现于财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财务确认、计量、报告等各个方面。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来看,扩大谨慎性原则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排除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能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运用谨慎性原则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随着谨慎性原则应用范围也在的扩大,例如人为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其财务提供的信息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1、谨慎性原则在财务政策的可选择性谨慎性原则在财务政策的可选择性较强,使资产和利润达到客观性要求的目的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如:(1)在实际成本计价的条件下,发出存货的成本按什么价格计价,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加权平均法。企业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使利润偏高或偏低。(2)固定资产采用快速折旧法还是采用直线折旧法,也会影响到当期利润偏高或偏低。



2、谨慎性原则具有较强的倾向性本期利润稳健了,后期却不稳健。例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得当期利润计算偏低,期末存货价值减少,会导致以后期间销售成本偏低,从而使利润反弹。对于期末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来说,不失为操纵利润的手段。因此,企业可能在某一财务年度注销巨额呆滞存货,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实现对存货成本的巨额冲销,然后次年就可以顺利实现数额可观的净利润。因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3、谨慎性原则在操作中带有主观臆断性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所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应具有实体的控制性、计量的准确性、潜在的利益性等特点。如处理财产损溢项目如果在期未结账前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的,提供财务报告时先转入当期损益,并在报表注中做说明,固定资产清理在年末要进行分析处[4]。企业的财务管理受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从而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



三、谨慎性原则正确运用的建议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理论上的探讨也早已进行,但在实际应用上,直到1993年的财务制度改革中才有限度地应用于(企业财务准则)中,主要体现在对应收账




款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和固定资产折旧允许某些行业采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财政部于20001229日颁布的(企业财务制度)较多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在2006年颁布的新财务准则体系中则较充分在运用了谨慎性原则[1]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财务规范体系中得到了体现,但鉴于我国财务的现状,确运用谨慎性原则成为当前贯彻实施新的财务准则和企业财务制度的关键因素。

1缩小税收政策与财务政策的差异为解决企业实施谨慎性原则的后顾之忧,在国家财政能力的许可范围内,适当缩小税收政策与财务政策的差异,如,各企业在财务制度范围内选择准备金的提取方法及比例,报税务部门备案,经注册财务师审计后应允许在税前列支。



2、完善市场信息报价系统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有关部委及各省应完善各种价格信息中心及信息报价系统,定期正常地向社会发布全国或全省的各类商品的交易价格,就像目前人民银行公布汇率那样,则使各企业对存货、资的计价具有合理统一的依据。



3、谨慎性原则在操作中带有主观臆断性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所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应具有实体的控制性、计量的准确性、潜在的利益性等特点。



4、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谨慎性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较强的倾向性和方观随意性。为了避免企业以运用谨慎性原则为借口,随意变更财务核算方法,高估损失,低估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就必须加强审计监督,防止滥用和曲解谨慎性原则,避免人为地加剧与其他财务原则的冲突。同时,应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优化财务行为,从而使谨慎性原则得到合理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肖仁伟.新财务准则下对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思考财会探析317《商场现代化》200710(中旬刊)总第518期:317-318.



[2]牟江.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年第 3(总第80期:74-76.



[3]刘红.关于财务谨慎性原则的理性思考.经济论坛2007.4136138.

[4]刘新春、吴明.谨慎性原则在新财务制度的应用初探.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第7期:61-6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540575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