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谨慎原则的用途

2023-01-10 05:4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管理谨慎原则的用途》,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谨慎,用途,原则

财务管理谨慎原则的用途

一、谨慎性原则在预算管理中的运用

预算管理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高等学校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是高等学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编制预算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收入预算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

()预算编制依据谨慎性原则。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与国家大的形势要求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与可能财力的矛盾;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学校预算一经批复,便要严格执行,一般不能随意调整,因此预算编制的稳妥可靠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从谨慎性角度出发,分析比较本校连续几年的预算指标和实际完成情况,选择适当的指标作为标准,以保证预算数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编制收入预算时,既要算足收入,不打埋伏,又要本着谨慎的原则,对于不能确定的收入不列入预算。在编制支出预算,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坚决不搞赤字预算。

()预算执行依据谨慎性原则。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要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预算调整要经学校最高行政领导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建立明确的预算管理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以保证综合预算的“硬约束”。在确保收入预算圆满实现的同时,按照经费支出范围和开支标准以及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完成年度支出预算,严格控制无预算资金支出。预算执行上应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作出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应进行正确、完整的评价,及时分析


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也为学校下一轮的预算编制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积极稳妥的搞好预算管理工作。 二、谨慎性原则在筹资管理中的运用

()坚持筹资数量适当的原则。不同时期高校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高校在进行资金筹集前,要针对特定的项目或用途,运用科学的筹资方,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保证所筹集资金的数量与项目需要量的平衡,这样,既能避免筹资不足,影响学校各项事业的正常开展,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

()坚持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的原则。在确保资金需要量的同,还应确保资金在筹集时间上与需要保持平衡,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闲置,增大资金成本,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影响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学校要在确定了所需资金的时间后,合理安排,保证资金的及时供应。

()坚持安全性原则。要对外筹集资金,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各级领导要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构筑资金安全的保障体系,在筹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承受能力,适时适量的筹资,使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所占比率适当,避免负债过大给学校带来沉重的压力。在选择筹资方式时,要预测其风险度,采取分散风险的策略,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筹集资金,增强筹资的安全度。

三、谨慎性原则在对外投资管理中的运用 四、谨慎性原则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高校基建财务工作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随着各高校基本建设大规模的开展,有的学校出现了基建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f4453a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