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

2022-07-15 05:0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欢迎阅读!
句式,文言文,特殊

文言文特殊句式



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文章。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以下几种:1、判断句; 2、倒装句; 3、被动句; 4、省略句。

一、判断句:对事物的性质、状况,事物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特别提示:翻译的时候要加出“是”。

★常用判断句形式:

1、用“者”“也”表判断。 例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王冕者,诸暨人。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夏后疏凿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 等表判断。例如: •则史公可法也。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直接用“是”的很少)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今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5、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秦,虎狼之国。

二、倒装句: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文言句式。主要有: (一)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疑问代词作宾语。例如:

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 微斯人,吾谁与归?

3、以“唯…是…”“是”、“之”为标志。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是之取尔 唯利是图 我之谓也

4其它特殊。例如: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臣是以无请也 一言以蔽之 仁以为己任

(二)定语后置句:标志: ~~~~~~ ~~~~~~ ~~~者。例如: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临万顷之茫然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三)介宾(状语)后置句:

1.用介词“于”“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月出于东山之上 •相与枕藉乎舟中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如: •资给以书(以书资给之) (四)主谓倒装句。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贤哉,回也 •渺渺兮予怀。 三、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

1.动词后用介词“于” 、“受............”表被动。例如: •不能容于远近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 “见”、“于”,“见............。”表被动。例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见犯乃死

3.用“为”、“为……所……” 表被动。例如: •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4.“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无标志的被动,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例如: 帝感其诚 激昂大义

•戍卒叫,函谷举。

断头置城上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93d00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