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淮南子说山训的成语

2022-09-05 22:1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出自淮南子说山训的成语》,欢迎阅读!
淮南子,成语,出自



百舌之声

读音: bǎi shé zhī shēng 释义: 比喻唠叨、多嘴。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 掘室求鼠

读音: jué shì qiú shǔ

释义: 挖坏房子捉老鼠。比喻因小失大。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亡羊得牛

读音: wáng yáng dé niú

释义: 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一叶知秋

读音: yī yè zhī qiū

释义: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用法: 紧缩式;作定语;指从局部推知未来 近义词: 见微知著 落叶知秋 援鳖失龟

读音: yuán biē shī guī 释义: 比喻得不偿失。

1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杀戎马而求狐狸,援两鳖而失灵龟,断右臂而争一毛,折莫邪而争锥刀,用智如此,岂足高乎?” 池鱼林木

读音: chí yú lín mù

释义: 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用法: 耿藩问罪之师,旦暮即至,~之殃,在所不免。 ◎清·李渔《义士李伦表传》 发屋求狸

读音: fā wū qiú lí

释义: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鹤知夜半

读音: hè zhī yè bàn

释义: 鹤夜半而鸣。比喻各有专长。也比喻偏知一隅。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

用法: 适偶有所偏解,犹~,燕知戊己,而示必达于他事也。 ◎晋·葛洪《抱朴子·至理》 罗之一目

读音: luó zhī yī mù

释义: 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非昔比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用法: 一目之罗,不能得鸟,得鸟者~耳。 ◎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五 一叶落知天下秋

读音: yī yè luò zhī tiān xià qiū

2




释义: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渊不两蛟

读音: yī yuān bù liǎng jiāo 释义: 比喻两雄不能并立。

出自: 《文子·上德》:“一渊不两蛟,一雌不二雄,一即定,两即争。”《淮南子·说山训》:“一渊不两蛟,水定则清正。” 终而复始

读音: zhōng ér fù shǐ 释义: 不断地循环往复。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 众议成林

读音: zhòng yì chéng lín

释义: 指众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出自: 《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高诱注:“众人皆议平地生林,无翼之禽能飞,凡人信之以为实然也。”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358d6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