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初中二年级教案

2022-12-22 10:0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驿路梨花初中二年级教案》,欢迎阅读!
驿路,梨花,教案,初中,年级

驿路梨花初中二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插叙及其作用。 2〕了解悬念的设置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速读和复述能力。 3.感情目标

认真体会雷锋精神世代相传的生命活力,继承发扬这种精神。 教学建议

环境描写具体生动,景物穿插简洁恰当

透过“我〞和老余的观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小小茅屋。茅屋是简陋的:草顶、竹蔑泥墙,门从外扣着,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请进〞两个字。“请进〞是主人无声的热情欢迎,表达出对投宿人的诚恳的关心,尽管屋内的火塘只有冷灰,但是从那铺着厚厚稻草的大竹床、倚在墙边的大竹筒,竹筒里装满了清凉可口的水,就可以感受到主人的热诚和周到。墙上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路人所急需的吃的、喝的、用的,一应俱全。这具体而层次井然的环境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小茅屋主人的诚挚地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都是简笔勾勒,但是手法灵敏,富于变化,由于调遣妥贴,所以景尽其用,恰到好处。

起笔描写哀牢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逝在迷茫的暮色中。〞这正是西南边陲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为情节的展开创设了环境,并且为盛开的梨花铺设了苍翠的底色。其后写到梨花,读者不难想象,有浓郁的青葱来衬托,她将是何等的亮丽,多么的眩人眼目!

文中三次写到梨花,开头写老余惊喜的叫声“看,梨花!〞,引出第—次对


梨花的描写:“白色的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描写纯洁的颜色和盛开的姿态,并且点明梨树茂盛成林。这是实写,是情节开展的需要,也是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衬托。中间有虚写:“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闲逛,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唱歌……〞突出梨花香飘四溢的特点,并且把梨花同哈尼小姑娘连在一起,衬托哈尼小姑娘的美丽形象和美好心灵。结尾再实写:“我望着那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白雪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照顾题目,点明中心,突出梨花的象征意义。对梨花的描写,使全文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建议

课文比较长,让学生进行速读练习。提出明确要求,指导速读方法,提高速读能力。

重点商量插叙,找出插叙局部,体会插叙的作用。

做复述训练。请几个同学分别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和事情发生开展的顺序进行复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记叙顺序的理解。

结构严谨,情节生动

作品是顺叙,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组织材料。二人黄昏投宿至第二天清晨修屋,中间写到瑶族老人的到来,梨花的妹妹出现。虽然只有一晚一晨,但所叙小茅屋的建筑及照管过程却达十几年。把十几年间的故事压缩在极短时间的见闻中,内容丰厚,表述简洁,结构精巧而紧凑。

情节波澜起伏,引人人胜,妙处在于善设悬念。记夕阳西下,“我〞和老余为不知在哪里投宿而焦急,却在淡淡的月光中觉察了无人居住但柴米齐备的小茅屋。二人不免产生疑惑:主人是谁?这是悬念之一。情节在探寻小屋主人的过程中推进。“我〞和老余有了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赶走了劳累和饥饿,由衷地感激提供方便的主人。恰在此时,一位瑶族老人出现了,他必是主人无疑,然而老人却否认了。这是悬念之二。老人说出主人是哈尼族姑娘梨花,问题有了答案。次日清晨,美丽纯洁的哈尼小姑娘在梨树林中出现,瑶族老人上前以大礼向心中的主人致谢,不料这又是一个误会,她既不是屋主,也并非梨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4f683e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