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绿

2022-09-20 04:1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采绿》,欢迎阅读!
诗经

诗经:采绿



《诗经: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注释:

1、绿:通“菉”,草名,即荩草,又名王刍,染黄用的草。2匊:同“掬”,两手合捧。3、襜:毛传:“衣蔽前谓之襜”,即今俗称之围裙。4、詹:至也。5、韔:弓袋,此处用作动词。6、观: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引申之义,物多而后可观,故曰:观,多也。

译文:

整天在外采荩草,还是不满两手抱。头发弯曲成卷毛,我要回家洗沐好。

整天在外采蓼蓝,衣兜还是装不满。五月之日是约期,六月之日不回还。

这人外出去狩猎,我就为他套好弓。这人外出去垂钓,我就为他理丝绳。

他所钓的是什么?鳊鱼鲢鱼真不错。鳊鱼鲢鱼真不错,钓来竟有

1




这么多。

赏析:

《采绿》一,《毛诗序》以为“刺怨旷也。幽王之时多怨旷者也”序说言过简而意难明,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阐述说:《叙》云刺怨旷也,盖谓刺时之多怨旷耳。征役过时,王政之失,故复申言之云,幽王之时多怨旷者也”征役频兴,室家暌隔,民生愁困,谁实使然?”此诗被编入《小雅-鱼藻之什》,从诗教角度观之,《序》说实不误。然就诗而论,还是把它看作“君子于役,过期不归,妇女怨思之作”(陈子展《诗经直解》)更为贴切些。

诗一、二两章是实写,但从实实在在的事件记述中,人们能够见到诗的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终朝采绿,不盈一匊”,采绿者手在采菉,心已不知飞越几重山水,心手既不相应,自然采菉难满一掬。那么所思所念是什么,诗人并未直白,而是转言“予发曲局,薄言归沐”,卷曲不整的头发当然不是因为没有“膏沐”,而是“谁适为容”。此时又要去梳洗,是因为君子随时都可能出现在面前。诗的第二章“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交待了原因,“五日”“六日”郑笺解为“五月之日”“六月之日”是比较合适的。既然约定五月之日就回家,在其后的每一天女主人公当然要无心于采菉,留心于归沐了。但“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还不仅仅是交待了女主人公反常行为的原因,同时把她心中一股浓浓的怨思传递给了读者。然而在“终朝采绿”这样难捱的时间里,女主人公的心中也有甜蜜的联想,观下文可知。

三、四两章是虚写,诗中并没有出现归、回、还、返等字眼,但

2




尽显归来之意。第三章写君子渔猎,妇人相随,犹如后人所谓“你耕地来我织布”一样极具田园风味,夫倡妇随之乐于此可见。龚橙《诗本谊》以为这是《小雅》中“西周民风”之一,确是探骊得珠之论。第四章承上一章之“钓”言,所钓鱼之多,实赞君子无穷的男性魅力,此可以闻一多先生“《国风》中凡言鱼,皆两性间互称其对方之廋语(按,廋,隐藏。廋语,隐语)《诗经通义》)证之。更何况“言钓则狩可例见”(孙鑛语)“只承钓言,大有言不尽意之妙”(姚际恒《诗经通义》

总体上说,诗一、二两章以实极写幽怨神理,刻画情思细致入微,三、四两章以虚极言倡随之乐,更显出别离之苦。前为景中情,后为情中景,妇人幽怨深思之情栩栩如在目前。此诗可与《周南-卷耳》篇并读,两篇都有虚实对比之妙,但一是通过角色转换式的设身处地以对方写自身相思之苦,一是通过时空转换式的倡随之乐写现时一言难尽的幽怨之情。在对比中或可明《风》《雅》之别非诗旨之别,亦非表现手法之别,实乃诗教之别也。

诗经全文 诗经伐檀 诗经:蓼莪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2ecc6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