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谐音文化

2023-02-18 14:3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趣的谐音文化》,欢迎阅读!
谐音,有趣,文化

有趣的谐音文化

作者:麦子

来源:《小雪花·成长指南》2021年第02

学校即将举行一场记忆力挑战赛,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瑾萱和明天这几天都在努力地训练自己的记忆力。

“3.1415926……”瑾萱背到这里就再也背不下去了,挠着头苦恼地说:这个圆周率也太难背了,一点规律也没有,总是背了又忘,根本就记不住呢! 明天合上书,自信满满地说道:你看我的吧!

没想到, 明天竟然一口气背了一百多位,让瑾萱惊叹不已:太厉害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明天的记忆小窍门】

数字毫无规律很难记忆,但是如果你把数字转化成和它读音相似的文字,就非常好记啦。比如:3.1415926(山巅(diān)遇蛇遇虎就爱溜)

对呀,在山上遇到蛇和老虎当然要溜走了!这样实在是太好记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好办法的?

这就要感谢我们的谐音文化了。其实有趣的谐音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方面,也为古代文人提供了创作素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古代的文学中,谐音是怎么应用的吧! 【古诗词中的谐音】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谐音经常用于古诗词中,使句子语义双关,文采精妙。比如下面这首: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这首诗中诗人就利用了的谐音,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微妙的情感。 文学娱乐中的谐音】

汉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会令语言妙趣横生,所以谐音也常常被用在文学笑话中给读者带来快乐。比如下面这则小故事:

清代的乾隆皇帝有一次与文学才子纪昀(n)对对联。乾隆皇帝说:两碟豆。纪昀对道:一瓯(ōu)油。乾隆皇帝改口说:我念的可是两蝶斗纪昀应对道:我念的就是一鸥游

在二人的对子中,”“”“”“都是同音义不同,属于异形谐音,对得十分工整,读起来妙趣横生。 【古代小说中的谐音】

谐音也会被古代文人用在小说作品中,比如在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就经常利用谐音为人物取名,来暗示人物的性格命运。 贾宝玉——假宝玉 甄英莲——真应怜

汉字是美丽的,也是有趣的,如果我们认真地学习汉字的文化,一定会体会到它独特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86d54f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