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他法则

2022-04-17 05:2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司马他法则》,欢迎阅读!
法则,司马他

司马他”一词来源于英语SmartSmart是指企业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和员工的绩效目标的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chiev-ement()R-Realistic()T-Timebond(时间段)

近日,80后职场人以Smart为基础的另类生存法则在网络迅速蹿红,被大批同龄网友奉为经典,拥护者被称为“司马他”或“司马TA“司马他”一族坚信,职场之路只有从智慧出发,坚守Smart原则才能大获全胜。

职场“司马他”一族的特征是:80后白领,受过高等教育,睿智、时尚、内敛等。其具备的核心素质为:智在职场,我本聪明。这一法则强调行走职场要基于现实,未雨绸缪,在短时间内达成具体的目标。 “司马他”一族的原则是:要巧妙制定策略,更有效地实现目标,还要避免无谓的损失。对他们来说,行事以勇,不如成事以智;胸怀以直,尚要处世以曲。workhard”不如“workSmart,职场游戏规则是要避免两败俱伤。

在白领活跃的如天涯、猫扑、搜狐休闲频道,以及SNS网站上,“司马他”一族还发起“司马他”指数投票、办公室风水帖,十二星座讨好老板帖等趣味性职场话题,网络剧《司马TA》也在搜狐网站上热播。 此外,网友创作的“蓝精灵版司马他之歌”也获得了颇高的点击率。“在那都市里面高楼里面有一群司马他,他们聪明又努力,他们勤奋又上进,他们忙忙碌碌奔波在那职场生活里,他们睿智勇敢永不退避。职场人士对“司马他”的追捧,表达了80后群体在工作压力下,对轻松应对职场问题的期待。 “司马他”语录

○西行路上,无论你是悟空还是八戒,都只是团队里的一个螺丝钉。 ○自省和换位思考,是职场交际的秘诀。 ○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

○你可以不上学,你可以不上网,你可以不上当;你就是不能不上班。

○上班其实就是一场有产阶级看着无产阶级拼死决斗的战役,而奋战后舔舐伤口的场景将沦为不专业的表现。表现1 潜心研究风水、星学

●兰馨,女,84年生人,传媒公司文秘,入职3

兰馨是一家规模只有30人的小公司的文秘。作为文秘,兰馨很懂得工作的关键,她采取的做法是潜心研究“星座学”:白羊和水瓶如何相处,狮子座的老板有什么软肋?

兰馨认为,星座学很多时候还是“很准的”。比如她深知狮子座老板的面子比什么都重要,所以遇事总会顺着狮子座上司的“毛”摸。有什么不满,也总是选他心情好时用谦卑的口吻告诉他。时间一长,上司觉得兰馨很贴心。

对于职场角斗高手魔羯座,兰馨的做法是敬而远之。她的星相学说这样分析摩羯座:表面上和和气气很谦逊,其实说不定就已经安排人手私底下准备要除掉你了。所以,兰馨一旦看到员工资料上的出生日期在1024日到1123日之间的,就会提高警惕。 点评:别给人“贴标签”

文秘是个入门简单深入困难的行业,愿意花力气研究如何顺应老板和同事的脾气处事,这一点本身值得支持。但星座就12个,血型有3大种,风水学星象学各自都是一门极复杂的体系,目前还没有任何人被科


学地用任何数学模型评估为“大师”

此外,每个人都是各具特色的,老板升迁的路途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分析出来的。所以,听信所谓“风水星象专家”,只从这方面入手容易走偏,一旦养成给别人“贴标签”的毛病,越研究给自己的心理暗示会越大。表现2 奉职场守则为圣旨

●刘丽娜,女,85年生人,软件公司销售,入职1

初入职场,刘丽娜就显得比同龄人成熟。她说,这要归功于书上、网上、师兄师姐传授的职场守则。她把这些箴言融会贯通,无论是与同事还是客户交往,都能派上用场。

比如有一条“发挥性别优势解决问题”,刘丽娜说,虽然职场不是情场,但女人若是足够聪明,能把情商发挥到极致,性别能帮上大忙。“比如明白进退之道,以退为攻,求得实际效果。刘丽娜说,用这种方法,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让男人觉得是他们占了上风。 点评:职场守则更要悟

“低调做员工,高调做工作”“你的上司越忙,你的饭碗越危险”。这些职场守则由80后说给80后听,远比职场老妖精们念叨更出效果。但从来都是道理容易,执行难。悟不透规则的人只能就事论事,下次碰到同样的事仍然会迷惘。表现3 改变不了,我就自嘲 ●蔡鹏,男,81年生人,投资公司顾问,入职5

蔡鹏已经是公司资深员工,仍感觉永无出头之日。做不完的案子,加不完的班,他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积极抵抗,变成了现在的平静接受。蔡鹏感觉,工作几年,最大的收获不是业务有多熟练了,而是越来越善于自嘲了。

他经常把流行的段子挂在嘴边:“美特斯邦威,不加寻常班;特步,加班,死一般的感觉;百事,加班无极限;农夫山泉,加了有点烦。”这话倒是给周围的朋友、同事带来了快乐。 蔡鹏说,职场中偶尔自嘲,有利身心。 点评:做阿Q久了难以提升

小蔡能在强手如云的投资公司里混满5年,确实靠他练就的“忍”字诀和自嘲背后的默默坚守。有人说60后和70后是被当“大人”养大的,从小就被用成人社会的标准教育要求;8090后是被当作“孩子”养大的。但做阿Q久了,会永远被人们看成“小蔡”而难以获得更上一层的提升。

工作永远是配角,我基本上属于享乐一族。我没有用来老奸巨猾的头脑和心机,也没有雄厚的家底。现实就是现实,希望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能有贵人帮忙,这有点“司马他”精神。 ——— 唯唯,女,90后大学生

现在流传着一种说法,嫁人就嫁经济适用男,我觉得嫁人应该嫁像“司马他”这样的极品经济适用男,比经济适用男顾家的没他们有钱,比他们有钱的没他们顾家。 ——— 秋风,女,80后网友

说实话,80后的工作态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不虚心学习,总以为自己是老大,还不思改进,合作意识太差,缺点太多了。真不是80后惹了谁,而是80后自己该反省了。光靠总结守则是没有用的,投机取巧、儿戏职场,到头来只会害了你们自己。

——— 杨洋,某房地产公司行政总监,70


网上总结的“司马他”守则挺实际的,我想对现在职场中身居要职的高管们说,别忘了你们刚进入社会时的情形,你们不也是被前辈们指点着一路走过来的吗?为什么对80后、90后只有批评却吝啬帮助呢? ——— 王剑国,某传媒公司实习生,90 80后开始对职业生活反省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

80后进入职场虽然走得摇摇晃晃,但毕竟站住了脚跟,其中不乏佼佼者。然而80后对职场的认知和表现,与用人单位的期望仍有距离,对素质标准的判断和用人单位也不够对接。大部分80后认为,虽然自己对工作发展有较强的把握能力,但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综合素质不够高等现象。同时,80后的创新能力、敬业精神、独立性和工作责任感普遍受到认可。

司马他的流行反映了80后对自身职业生涯和生存状态的反省与重视,其中一些自嘲式的语言、精辟幽默的总结带有很强的80后特色,他们在职场中还属于草根位置,这种调侃也是一种职场草根文化的体现。社会应该给80后职场人以肯定和宽容及更多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司马他”并非职场指南 ●姚裕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职场白领普遍工作压力增大,如何保住职位成为每天必修的课题,这类职场危机感深重的人群中,大部分是刚入职五年以内的职场新人,以“80后”为主。“司马他”一族的语录听起来符合很多80后举重若轻的处世方式。仔细看也有很多是源自他们的职场积累的智慧或小聪明,值得玩味。 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司马他”精神。其中,鼓励职场新人“不抛弃不放弃”“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等法则是积极可取的。企业不喜欢“司马他” ●王雯娟,达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

职场中的80后的主要问题有:一是80后中有一部分人特别优秀,从小接受良好教育,渴望成功,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工作态度消极,受不了批评,跳槽是家常便饭;二是他们普遍自我评价很高,但缺乏沟通意识和能力;三是很多80后喜欢攀比,导致心理有些失衡。企业其实不希望80后员工过多热衷于研究“司马他”守则之类的旁门左道。与其花那么多心思去琢磨老板在想什么,不如做好本职工作。职场技巧影响不了基本面

●董振宇,白领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

80后群体,尤其是85后的特质是以个人为中心,爱争论,工作随意,但这个群体也有很多优点,比如思路转换快。这些性格特质与主流文化不符,必须通过一些技巧来粉饰,所以司马他的一些守则在职场是必要的,比如管理工作,遇到不满时如何用技巧解决。

但技巧影响不了基本面。如果有更大发展,还需要有真本事。

随着网络轻喜剧《司马Ta呀》的广为流传,“司马Ta”成为了继杜拉拉之后的第二个职场标杆人物,这一次他将白领work smart的特征发挥到了极致。作为smart的谐音,“司马他”(也称“司马Ta)强调在工作中注意技巧,让干活变得更有价值,而这种职场生存之道被“80后”职场人士奉为经典,在网络引发了热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98a748852458fb770b56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