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2-07-29 18: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欢迎阅读!
古诗词,高年级,远近,看成,高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

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璀璨明珠,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古诗文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审美教育。为了进一步挖掘古诗词的情感意蕴,使学生充分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学习到古诗词的语言美,领略到诗人的情感美。结合本人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审美教育 一、活用插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课的古诗词都有配上精美的插图。淡淡的写意画,以其清新的色彩及清晰的线条,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因此,笔者在教学古诗时,经常在安排学生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后,就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进行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画面。然后,再指名学生代表起来发言。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古诗词三首》时,我便活用了文中的两幅插图。

学生眼中所见极其有限,他们只能大致说出图上画了什么。在学生交流后,我们便可以相机引导学生想象:让我们边读诗句边观察插图,边想象夏日时分的美好画面。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两句从图上可以看出来吗?学生的回答是看不出来。前两句的空白,我们可以巧用课件来为学生进行补白。当学生回答看不出来时,我们可以先进行冷处理,重点指导观察后两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因为,插图上画的正是这两句的场景。

这里的插图为学生展示的是诗人笔下描绘的场景,通过注释解释全文,可能辅助学生深层次地想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夏天到了,梅子熟了,树上一片金黄,杏子也熟了,长得又大又圆,都没有人采摘。屋前的篱笆也没有人经过,只能看到蜻蜓翩翩起飞。原来,村里的人都下地干活去了。诗人在此要表达的是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在解释完全诗后,再借此意境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学习诗人的怡然自得,学会欣赏自然的田园风光,学会热爱劳动。 二、巧用课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原本枯燥无味的古诗教学获得了新生。我们可以巧用课件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对古诗词中的场景进行补白,使抽象的诗句具体化,变成可观可想的画面,令学生能够更直观形象地欣赏到诗人笔下的美好世界。

比如:前面所说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在教学时,我就充分利用了课件的优势,为学生展示了梅子、杏子成熟时的画面,以及麦花和菜花盛开的场景。学生在看到直观的画面时,都不由得啧啧称赞。接着再结合诗句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再比如:在学习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墨梅一诗时,文中的插图比较简单,只有一枝梅花。在教学时,笔者再次巧用了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画工精湛的墨梅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来品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时,学生一点就通,很快就明白了诗人借墨梅来表达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

在教学《墨梅》一诗中,笔者还相机进行了审美教育,教导学生如何欣赏一幅中国画,既要讲究布局的精巧,又要讲究运笔的轻重,着色虽不多,但要通过


色彩的浓淡来表现画面的主次。除此之外,教育学生要学习诗人高洁的人格,不过度追求外表的华丽,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 三、妙用音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诵读指导。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平时的古诗词教学中,配乐朗读是很重要的,一篇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印象,还可以增强学生朗读的节奏感。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笔者特别重视范读这一环节。

每一首诗的背景音乐都要讲究,适宜的音乐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每次教学前,笔者都要认真地搜集教学资源,挑选背景音乐得当的范读视频,来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边塞诗时,比较适合的背景音乐是像《十面埋伏》这种节奏感强,旋律比较低沉厚重的音乐。在教学送别诗时,适合选择比较伤感的背景音乐比如《送别》这种缓慢抒情的音乐。在教学山水诗时,则比较灵活,选择的背景音乐可以趋向于《高山流水》这一类的古稳曲,音色悠远,单调清新。

只有选对了正确的背景音乐,教师在范读时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很好的朗读效果。学生听起来也才能入情入境,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只有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前堤下,再来引导学生悟情悟境,学生才会如熟驾轻车,越学越有兴趣。

另外,文字与图画、声音的有机结合,声文并茂,在视觉上给予了学生极高的审美享受,再通过反复朗读吟诵,不断地咀嚼诗歌的语言美,更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的古诗词教学要善于挖掘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意蕴,充分调动各种教学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充分领略到古诗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感价值,从而增加对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曹丽萍.由外而内,领会古诗词的情感意蕴.《小学语文老师》2019.10.45-46. 2.方方.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24.

3.吴韦.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境.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a5b787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