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 自主性游戏观察与介入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2023-01-12 07:3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笔记 自主性游戏观察与介入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欢迎阅读!
自主性,介入,角色,定位,观察

教育笔记:自主性游戏观察与介入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游戏中主要通过语言和行为来指导幼儿的游戏只有充分观察幼儿的游戏才能发现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幼儿游戏的形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游戏材料,确定何时参与、介入幼儿的游戏,做出有效的指导。

首先,老师要从整体上了解全班幼儿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活动中幼儿的情绪等。教师要对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以及表现,做出适宜的、及时的的反映,提供适时的、适当的隐性指导与帮助,并对活动区进行调整、补充、支持和扩展幼儿的活动,从局部上要观察个别幼儿玩什么、怎样玩、和谁玩等,同时还能检验教师预先投放的材料和制定的计划是否符合班级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对能力特别强或特别弱的幼儿,应留意他们活动的动机、目标和困难,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以帮助他们完成任务,使幼儿在活动区的游戏中探索与认识周围世界,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调节与表现自己的情绪。

其次,在幼儿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活动、了解当前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考虑教师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特别是幼儿在活动时,教师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去要求幼儿。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教师要认识到游戏过程是幼儿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观察等待,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先观察再指导或多与处理好游戏中主客体关系,给幼儿自由选择与自己决定的权利,使我们组织的活动成为幼儿“真正的游戏,而不致使游戏失去“灵魂”

再次,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小班突出直观性、趣味性,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语意的能力差,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中班应采取启发诱导的语言,中班幼儿语言有了一定的发展,理解语意的能力由逐渐增强了。与小班幼儿相比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交往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要运用带有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引导孩子们,主动地去参与活动。大班应趋于理性的指导。大班幼儿在理解分析问题上都有了一定的经验。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在抛给孩子们的指导语要趋于理性,使幼儿从中能悟出一定的道理。

老师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介入和指导,介入游戏可采用平行式、交叉式和垂直式。


1、平行式的介入法

是当幼儿只喜欢某一种游戏或对新出现的玩具村料不感兴趣、不会或不喜欢时,教师可以在幼儿的附近,和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材料的游戏,以引起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的指导作用。 2、交叉式的介入法

是当幼儿有要教师参与的需要和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着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3、垂直式的介入法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反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则以现实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称为垂直式,这种垂直式的介入法不宜多用,因为它很容易破坏幼儿游戏的气氛。

总之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催化剂”或共同学习的角色,成为幼儿发展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只有不断地开拓活动空间,解放孩子,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才能使每个区域真的活起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be8c7808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