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2022-12-23 23:1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文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欢迎阅读!
课文,古诗



清镇市教育云平台教学设计模板(小学)

学科 班级 课题

三(4)班

语文

课时

1

执教人 课型

姬云艳 新授课

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古诗的教案设计,要注重朗读、想象和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味和意境的美好。同时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字词、诗意的方法,感悟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了解到“诗以言情,诗以言志”,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文化底蕴。 三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接触得少,再加上古诗的文体与现在的文体有很大区别,他们可能对古诗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不容易理解,对古诗诗意的理解也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注释和插图这一有效的工具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以读为主,读中促悟,从而引导学生感知诗的意境。

1.掌握多音字“挑”,会写“送、挑”2个生字。

教材简析

设计理念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2.借助图片和关键词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意境,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课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课时目标:

1.掌握多音字“挑”,会写“送、挑”2个生字。

2.借助图片和关键词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意境,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改为用李白的《静夜思》直接引入,引出本诗也是一首思乡之诗。



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美丽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天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

3.理解“书”“所见”的意思,引导解题。 (书:书写下来 所见:所看到的。) 4.齐读题目,板书题目。 5.介绍叶绍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朗诵诗句。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这首诗。

2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导生字词)

3.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指导读准节奏)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初读的基础上学习生字“送、挑”,“挑”同时也是一个多音字,适时进行讲解。

学生会说还有“促织”这里引导孩子明白这是诗人的猜想,没有真正看到蟋蟀,是因为他小时候也玩过这样的游戏,更加深思乡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cdd75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