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班的区域材料要怎样投放

2022-07-26 17:37:0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于中班的区域材料要怎样投放》,欢迎阅读!
中班,投放,对于,区域,怎样

中班的区域材料要怎样投放

金阳幼儿园 张伟娜

摘要: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有效的区域活动能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在没有心理压力的前提下自主地开展活动,让幼儿不仅能对已学过的知识加以复习、巩固、消化、升华,还能对未知理论作新的探究、发现和创新,让幼儿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有效的发挥其动手能力、想象力,养其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中班区域 有效性 材料投放 案例

区角活动的时间到了,在巡视一圈后我将注意力转到今天活动的重点——科学区。子恒和雯雯已发现了今天的新材料:黄豆和沙的混合物、筛子、勺子、筷子等,他们正饶有兴趣的在研究,但又不知所措。于是我轻轻的进入,告诉他们:我不小心把黄豆和沙混在了一起,你们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好吗?他们一听来了劲,开始有目的的想办法,雯雯用勺子,子恒用筷子一粒粒夹。这样速度很慢,但他们却很投入。我几次想上去提醒他们可以用筛子试试,但都忍住了。 过了一会儿,南南开始去翻看其它的工具。他发现了筛子,端详了好一会儿,然后用筛子去舀黄豆和沙,沙从筛子的孔中漏了出来,南南对这个发现很惊喜,马上告诉涵琦,于是涵琦也开始用筛子操作。

我静静的看着他们,由于第一次操作,他们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几次下来,沙撒了一地。我还是静静的观察着,连续多次后,雯雯可能从的新鲜感中慢慢转移到寻找合适的方法中,开始用勺子舀混合物到筛子中,但在移动筛子时还是把沙漏到了桌上。我真想去帮助他,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就在这时,雯雯找到了好办法:他用一个小脸盆接在筛子的下面,再把混合物用勺子舀到筛子中,这一次总算没把沙弄到桌上。雯雯继续在全神贯注的操作,子恒看到他的好方法后也开始模仿。我微笑着走开了。

如果是以前我早就走上前对其进行指导,但是这次我没有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和欣赏的态度来观察幼儿的言行。 当幼儿并没有选择筛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下下分离混合物时,教师并没有急于去提醒,而是耐心的观察等待,幼儿在满足了一时


的新鲜感后便通过观察工具发现了筛子,并用它进行尝试。这是幼儿自己的发现,对于他的影响是不同一般的,更重要的是能养成他良好的、积极的探索习惯。对于教师投放的材料教师有了慎重的考虑,所以对于中班区域材料投放的原则总结了几点

第一、目的性。隐含教育目标是发挥自制玩具材料价值的核心因素,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教育目标隐性蕴含在自制材料中,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了准确把握每个区域的核心目标,我首先认真学习《纲要》,明确各区域核心领域目标,投放区域材料。如在投放表演区自制玩具时,我们首先学习《纲要》艺术领域目标,在学习中我们明确了表演区可以完成感受表现歌曲、表演熟悉故事、用固定节奏伴奏等核心目标后,并对本班幼儿喜欢表演熟悉故事和自主表现音乐的近期兴趣需要,有了清晰的理解和把握,最后针对性地自制了绸带、头饰、房子、树木等表演道具,从而使自制材料满足幼儿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地促进了不同兴趣需要幼儿语言,动作、交往、合作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幼儿对材料感兴趣,它们才愿意主动去操作摆弄,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合这一点,我们在投放材料时,总把那些幼儿生活中熟悉喜欢的事物作为玩具内容。如在自制磁铁玩具时,首先思考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象是什么?如何把形象转化成磁铁玩具吸引幼儿主动操作。在我们经过商量后,最终把近期电视热播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典型动物形象作为磁铁玩具内容,结果做好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磁铁玩具刚一投放到益智区中,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去选择,还自发地进行合作分工游戏你当灰太狼,我当喜洋洋,你追我赶,在反复探索中,不但了解到磁铁吸铁的特性,还主动合作编讲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各种故事情节,使主动探索能力和表达合作等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第三、层次性。层次性是指,教师在投放自制玩具材料时,提前考虑到本班幼儿对材料的个性化需求,使材料能够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游戏需要。既考虑到不了的幼儿,还应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班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在与材料的积极互动中得到有益的发展。如结合幼儿刚升入中班,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发展目标,我们在投放用筷子喂豆娃娃的各种食物材料时,用泡沫块、桃核、纸板剪的小长方条等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材料来满足弱、中、强不同层次幼儿手部小肌肉发展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在用筷子夹自制食物喂娃娃吃的游戏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获得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

第四、动态性。动态性是指在投放区域自制玩具材料时,考虑到让材料活动起来吸引幼儿操作探索的兴趣。为了充分挖掘自制玩具材料最大教育价值,我们以三个转化体现自制材料的动态性。


转化一:由高结构向低结构转化。在以往自制玩具时,往往是教师挖空心思,力求体现目标性、美观性和操作性,但是往往会出现在玩具刚投放的开始几天,儿被新玩具的色彩和新玩法吸引,可几天过后,当幼儿熟悉基本玩法后,便兴趣索然,不再问津。结合这一普遍问题,我们在认真商量分析基础上,找到问题存在原因。即材料的目的性太强,往往一种玩具只有一种或两中玩法,缺乏多变性而不能吸引幼儿持续探索。于是我们从高结构向低结构转化,即从一种玩具只围绕目标蕴含一种玩法,变为可以供幼儿围绕目标,自主不断探索创新多种玩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一物一玩,喜欢几天,到一物多玩,常玩常新。但这种从高向低转化的前提基础是,材料中一定蕴含某区域的核心目标,而不能因为追求兴趣持久而偏离促幼儿发展的最终目的。如我们在益智区投放自制彩订拼板玩具,就是低结构材料,看似做法简单,却能够持久吸引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瞧,昨天孩子们自己用皮筋拼出了拼一座高楼,今天又拼出了梯子和桌子,每个幼儿通过自己探索和认真思考拼出的图案都富有新意,各有创新。

转化二:由平面向立体转化。以往我们在制作材料时考虑更多的是平面操作方式,吸引幼儿互动。对于中班幼儿,它们活泼好动,处于肢体动作发展的关键期,那些能够来回活动的玩具更能吸引自主探索的兴趣。于是,结合幼儿这一发展特点,在投放图书区“话话吧”平面操作背景图的基础上,结合孩子们十分喜欢用自带的塑料立体小动物编故事的兴趣需要,我们用废旧地板块自制了有树、花、房子的立体背景图。孩子们还没等老师介绍立体背景图干什么用,就自己高兴地把小动物往立体树和房子边一放,开心的一边操作,一边编讲起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就这样,自制背景图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化,融入了情境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激发了幼儿想象创造的空间,在话话吧游戏兴趣更浓厚、更专注了,表达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

第五、自主性。游戏材料既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又是幼儿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是培养他们各种能力的源泉。所以,在每一个游戏区中,需要幼儿主动的去感知、体验、思考,积极地与材料互动,才能真正发挥材料促幼儿发展的目的。为了充分体现幼儿选择区域材料的自主性,我们从自选材料——自创玩法——自己整理等方面,充分尊重幼儿意愿。如我们在表演区投放的自制绸带,鼓励幼儿结合自己表演需要,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熟悉的表演音乐,把它当成赶小驴的鞭子、海中的浪花、手中的彩带等,并在游戏结束,自己成对整齐插到墙上的废旧笔筒内。在尊重幼儿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发挥绸带蕴涵的多元教育价值。另外,当幼儿因游戏需要,跨区域选择自制材料时,我们更是给予积极的鼓励与支持,使幼儿在自主探索玩具材料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获得愉悦的体验。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在对中班区角材料投放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衡量的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的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逐步树立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技能观、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育观。

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教师们对科研认识的不断提高,能力也不断增强。两年来,每位教师坚持写教育笔记、个案分析、观察记录等,积累了大量教育材。在平时,教师们能注意观察不同幼儿的活动情况,分析、关注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设计、提供不同的材料,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10

2《上海市课程指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10

3、徐萍编.《幼儿区角活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8 4、泰元东.《生态武幼儿园区域活动初探》.学前教育2006(3)

5、王春燕.《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对教师角色的挑战》.学前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fb64a1d3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