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2-07-05 13:02:0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欢迎阅读!
黑河市,黑龙江省,学制,期中,试卷

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句子默写 (1题;共5)

1. 5分) (2020七下·兰州期末) 经典诗文默写填空。 1 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

2 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4 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 诗歌鉴赏 (1题;共3)

2. 3分) (2017八上·连江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A . 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 . 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 . 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 . 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 课内阅读 (1题;共3)

3. 3分) (2017九上·龙湾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清荫台记

长安里居左有园,多老松。门内亘以清溪,修竹丛生水涯。过桥,槐一株,上参天,孙枝皆可为他山乔木。



1 19


余桃李枣栗之属,郁然茂盛。内有读书室三楹,昔两兄与予,同修业此处。两兄相继进士举家皆入城市而予独居此。夏日无事,乃于溪之上,槐之下,筑一台。台为青槐所覆,日影不能至,因名之曰“清阴”,而招客以乐之。虽无奇峰大壑,而远冈近阜,郁郁然攒浓松而布绿竹,举凡风之自远来者,皆宛转穿于万松之 中,其烈焰尽而后至此;而又和合于池上芰荷之气,故虽细而清冷芬馥。至日暮,著两重衣,乃可坐。俯观鱼戏,仰听鸟音,予意益欣欣焉。乃大呼客曰:“是亦不可 以隐乎!”

1 用斜线“/”给乙文中第一处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此。 2 下列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昔两兄与予,同修业此处 修竹丛生水涯 B . 其余桃李枣栗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 因名之曰清荫 不能名其一处 D . 著两重衣乃可坐 乃悟前狼假寐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俯观鱼戏,仰听鸟音,予意益欣欣焉。

4 根据乙文划线句,对清荫台虽“夏日”而“清冷”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清荫台被青槐覆盖,太阳照射不到。 B . 清荫台位于奇峰大壑之中。 C . 清荫台四周遍布浓松绿竹。

D . 远处吹来的风,热度被万松过滤而变得请冷。

5 两文都写到了“乐”,但作者内心的心境却迥然不同。试结合文章内容做分析。

四、 文言文阅读 (1题;共9)

4. 9分) (2019九上·农安期末) 阅读《送东阳马升序》,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



2 19


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是明代文学________ 2 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划线字。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 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 ④今虽耄老________

3 翻译“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这句话对于表达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4 本文最主要的写法是对比,请写出衣着方面的对比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5 根据下面内容,写出《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句。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 写出本文作者求学时对待老师态度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

五、 现代文阅读 (3题;共28)

5. 9分) (2020九上·无锡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始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劝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乃约统制王世隆等人径趋金营,安①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②接连,③草窃间作。遂奏疏言军政之敝,拟别创一军,以飞虎为名。乃度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兵买马。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上降御前金字牌,俾④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 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故号以“稼轩”名。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②溪峒蛮獠:旧时对西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③砦栅:为防御而设的竹木 栅栏等障碍物。④俾:使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弃疾间与之游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 1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29a1da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e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