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漫谈

2022-05-24 17:5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失乐园》漫谈》,欢迎阅读!
失乐园,漫谈

《失乐园》漫谈



我认为读书笔记有两大功能:一.交流探讨,这种交流与探讨并非只建立在双方都读过此书的基础上。如果对方交流者没有读过,那么对于好书,这笔记就具备了推荐的作用;不好的书呢,从中提炼收获与人分享,省去他们的阅读时间又能对此有所了解、有所斩获,也未尝不可。二.记录下当时真实情感,以免随年月流失淡忘(这样的确太可惜了),或被之后看到的书评所混淆。

出于第二点功能考虑,不急于立论,还是想先说说对这本书大致的理解:对按“追爱”与“被爱束缚” 分为上下两卷的说法是赞同的,又根据节气与景色自成章节(最突出体现在“落日”“秋天”“春阴”“小满”“半夏”等标题上),每一场自然季节的变迁,都寓示了男女主人公----久木与凛子心境与关系的嬗变。无数量变积累所引起的小小质变,莫不体现在此处互呈映照的自然与人事中。这种情境交融的手法,或许也隐喻了二人从出轨到“至福”都是遵循自然界规律与人的本性而为,相反被道德所束缚的世人,倒显得不那么“自然”了。从这一角度来看,很能体现出美来。

其次,这是一部十分纯粹的小说,译者的译后记里说“谷崎和川端的文学着重从美学角度以及性心理角度来探索(日本美学传统),而渡边除了美学角度以及性心理角度外,还从生理角度、社会伦理角度来全方位探索”但我疑惑的是,“社会伦理角度”指的是什么呢?是社会伦理对出轨行为的态度?那么全然和美学不沾边----至少在本书中;如果说是悖逆伦理的性行为所产生的美,那么,完全可归入生理角度了。我之所以说这是一部纯粹的小说,因为正如我阅读之前就说的,这书的思想莫过于个性解放、回归本我之类,即渡边淳一说的“我们人类充其量不过是动物,既然作为生命的物体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重新唤回生物本应有的雌与雄的生命光辉”,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干净利落,语言通俗甚至不惜写下重复的段落(这就是小金说的生活化)。为了阐明这一主旨,大多数小说中的对话、心理描写都以大量的性爱描写来代替,因为身体交流更直接有效,甚至能感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物事与情感,“没有比肉体更诚实更忘我的东西了”同时心理的变化、剧情的发展,全寄于性爱场面,主旨又是如此单一,故而纯粹。 最后发散性地谈谈感性与理性的问题。渡边淳一写书时是理性的,甚至为了刻画出女性的感官,从自己从事多年的医学角度试着进行描摹,最终形成感性的语言;笔下的人物久木与凛子也是感性的,因此他们感受着生命的美,结合的美,死亡的美,如果理性一些,就不会存在这样的结合和毁灭。由此我联想到“男人看书较理性,女人看书更感性”的说法,但感性也有其好处:宏观地观摩事物,更易获取事物整体的气质,形成印象----比方说,再神奇的仪器究其根本只是一大堆无趣的齿轮零件;再优雅的人究其根本也只是一座粗陋不过的碳水化合物;再动人的爱情究其根本也只是源于人丘脑下二盎司扁桃体的化学作用。有时候,太理性的思考,反而容易摧毁这种美感,这大概就是偏重于印象的绘画作品远比高清的照片来得更有价值的原因吧。

由此我认为,欣赏应当偏于感性;而创作则应偏于理性。以写作为例,理性的思考让我们更接近作者创作初衷,更精通其情节铺设之精巧,更稔熟其叙事手法之玄妙,通过学术性的剖析,我们从中获取更多,借鉴或批判,从而快速成长。

2015-1-29






PS:盛放中孕育着衰败这一点,在道家思想和《香水》中也有体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3c70f0680203d8cf2f24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