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整万数》的教学随笔

2023-03-13 12:34: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认识整万数》的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认识,教学,万数》的

《认识整万数》教学随笔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目,认识万级和个级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会读写整万数。我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自主建构,主动探究,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并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同时通过操作、交流、游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目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并能正确地读、写。教学时,袁老师从拨数游戏开始。这一过程,是学生对计数器、计数单位、数位的一次回顾,是他们相关经验储备的唤醒和复苏。至于比较的过程,意在帮助学生感受位值原理,为后续整万数的学习奠定基石。而由300030000,是规律的自然延展,是新知的自然引入,更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在袁老师的引导下,当同桌两位同学通过合作,想出将两个小计数器合并成一个大计数器时,这是学生知识结构的一次拓展。对于四位一级的分级计数方法,简单的告诉可以,但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对这种分级计数方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4+4”的拼合过程,恰恰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构造出了的雏形,为学生随后进一步感悟并理解分级计数数学模型奠定基础。当然,仅有的过程是远远不够的: 拼成的新计数器中,右起第五个计数单为什么要改成?相应的”“”“又该作怎样的调整?这当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这一规律与分级计数又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课堂上,对计数单位、数位、级、分级计数等一系列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恰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得以建构与生成的。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我不断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培养学生数学感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2、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我在课中和学生谈话:关于喜欢的汽车价格,学生很高兴,因为他们对这个非常了解,然后出示一些美丽的汽车的图片,让学生读一读图片上的信息,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评价,从而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在这一环节中,我收集了大量的来自生活中有关整万数的信息:北京的建筑物的面积,有关自然界中的信息,学生通过看图片,阅读信息,不仅会读了大数而且从中还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美,知道数学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信息和惊喜。尾处是对课首小游戏的一次呼应。三万不是这个数列的终结,有了新的计数器,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也就顺理成章。如果还是这个计数器,能拨出第九个数吗这一问题的抛出,对学生而言又是一次新的挑战。事实上,再加一个数位,或者再加一个四位的小计数器都能解决问题,但区分处也恰在于分级计数的方法与意识了。余韵不尽的结尾为以后的教学也做了很好的铺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84e13459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