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2023-05-09 00:4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机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工作总结,绩效,预算,机关,管理



机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导读:本文 机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

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关系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中运用的方法与内部控制中的职责分工、授权批准等控制方法相一致,目的是提升组织的绩效,提高预算的执行力,规避预算在编制、执行和考核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资金内部控制意识缺乏。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对象为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因此,预算绩效管理属于内控管理的范畴。但一些单位把预算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完全割裂。他们抱怨每年的预算执行完成后,还要进行绩效评价,现在又出台了内部控制规范,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追求社会效益,不同于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不重要。这些错误的认识都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的深入推进。 2.绩效评价无法反应内部控制要求。目前我国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部门研究和设计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体现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的要求,但还不能充分体现出内部控制对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预算资金项目编制笼统,年度预算得不到严格有效执行,导致资金利用率低、使用超支,妨碍了事业单位有效部署、及时展开工作。财产购置不合理,财务管理宽松,不能做到出库、入库登记,未能将一些低值易耗物品




纳入材料账目之中,而是直接记为支出,影响账目清晰度。缺乏有效的财产清查制度,未能按规定对单位资产进行定期、全面、合理清查,及时避免事业单位资产流失。绩效评价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成效。 3.绩效管理无法与风险评估有效衔接。内部控制规范应建立在对经济活动风险定期、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在预算绩效管理中,通过对绩效目标的跟踪管理,可以统计绩效数据,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查找、发现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点,实现定期风险评估,并可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而目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大多是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部门的要求和组织下,对部分财政资金项目开展事后绩效评价,单位主动、自觉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尚未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也无法落实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和控制,影响了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效果。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1.按照分权制衡、运作独立、公开透明的原则,逐步建立并优化行政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构建以公益目标为导向、内部激励机制完善、外部监管制度健全的规范合理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有效制衡,形成行政事业单位独立运作、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现代运行新模式。 2.结合内部控制要求,科学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部控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穿针引线,应将内部控制的理念融合到预算绩效管理中,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推进。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影响到预算绩效管理的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97af6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