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蜀道难》品李白山水诗的特色

2022-09-19 00:1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由《蜀道难》品李白山水诗的特色》,欢迎阅读!
蜀道,李白,山水,特色



由《蜀道难》品李白山水诗的特色

诗仙李白一生游遍千山万水,同时也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本文中主要介绍了通过《蜀道难》品味李白的山水诗的特色。



标签:《蜀道难》 李白 山水诗

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漫游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山水诗。《蜀道难》就是李白山水诗中最富浪漫主义奇情壮采的代表。通过《蜀道难》,我们可以对李白山水诗的特色略见一斑。



一、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奇幻的神话传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蜀道难》中,诗人一开篇就以极度夸张的手法和惊叹的语气喊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接着用缥缈的神话传说烘托奇险的气氛,并想象可以使六龙回日李白一生都未到过剑阁,却仅凭传说和想象就把蜀道写得如此险象环生、扑朔迷离。像这样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突出山川的壮丽奇伟的写作手法,是李白山水诗的共性。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峰客观上并不能与五岳比高低,可李白却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挺拔,连有名的天台山也要倾斜着拜倒在天姥峰足下。描写登山时,诗人更是展开浪漫主义的奇思异想,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变幻瑰丽的神奇画卷:明明是看到海日升空,听到天鸡报晓,本是一片曙色,却忽然暮色降临,山雨欲来,虎啸龙吟,丘峦崩摧,变化极为倏忽,而且是外界雷鸣电闪,乌云密布,洞府内却是日月高悬,金光灿烂。正是由于李白具有这种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才使得平凡的天姥峰如此辉煌灿烂,气象万千。再如,《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诗人更是将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想象有机地融合起来,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写黄河与华山,进而将其描绘得有声有色和气势磅礴。



二、炽热的情感,强烈的个性,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

在山水诗创作方面,李白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是一反传统客观叙写景物的模式,以自我为主体,随情写景;二是客观景物往往以他自己的主观意志安排,感情逻辑代替了生活逻辑。《蜀道难》中,诗人极力渲染蜀道的险峻荒凉、崎岖难行,以及行人的惶恐悲愁,并在诗中反复吟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这是诗人长期漫游求仕生活中屡遭踬碍与仕途坎坷的曲折反映。诗人怀才不遇,志难酬,面对仕途险阻,满心的愤懑借说蜀道难行,在诗中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地渲泄出来,更使读者倍感当时正直的人走正当的求仕之路的艰辛。诗人这种主观情绪在他的山水诗中表现得比较普遍。比如,《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中,诗人面对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由于心中抑郁愤懑之情难以自控,竟奇想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显然,诗人是幻想能铲除世间一切阻碍他实现理想的障碍。再如,遇赦后的詩人心情异常轻松和愉快,因此笔下的江水便极为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轻舟其实就是诗人那颗轻松的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d588b800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