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应接不暇造句

2024-03-28 20:46: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用应接不暇造句》,欢迎阅读!
应接不暇,造句

用应接不暇造句

用应接不暇造句八则 一、

语义说明: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使用类别:用在「数量繁多」的表述上。

应接不暇造句:01、刚到日月潭,山光水景应接不暇的就迎面而来,令人陶醉。

02、沿着中部横贯公路走去,一路山光水色,瑰奇美景让人应接不暇。

03、坐在火车裡欣赏沿途风光,窗外的美景一幕幕掠过,令人应接不暇。

二、

语义说明:比喻事情繁忙,难以应付。 使用类别:用在「忙于应付」的表述上。

应接不暇造句:01、月考刚完,各种竞技比赛又接踵而来,真让人应接不暇。

02、春节将至,年货街涌入了赶办年货的人潮,让商家应接不暇。 03、公司最近订单多得让人应接不暇,不过老闆却高兴得不得了! 04、这家商店推出清仓拍卖的活动,人潮汹涌,店员忙得应接不暇。

05、每次歌手的签名会总吸引人山人海的歌迷,歌手签得手都痠了,仍应接不暇。

【成语造句方法指导】

用成语造句,前提是要理解成语的含义,才可以运用得恰如其分,不然很容易闹出笑话。而对于成语的学习贵在平时的积累,通过阅读.方式来积累会很有效果。同时在造句时主要注意人物、时间、地点等,最重要的一点是确保语句一定要通顺。造句完成之后认真检查一下效果会很不错。

1、成语造句格式


不是四字的较少,还有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next88)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2、成语造句组成

绝大部分是由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成,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3、成语造句由来

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a1cc48d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