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恽寿平的“没骨”花卉

2022-03-27 07:5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恽寿平的“没骨”花卉》,欢迎阅读!
浅析,花卉,寿平的

浅析恽寿平的没骨花卉

作者:李雅宁

来源:《未来英才》2017年第21

摘要:在清六家中,恽寿平最为特殊,他以他对艺术的独特、个性的见解,创造性地发展了没骨花卉的传统技法[1]。他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花鸟在色彩方面上的突破,他的花卉色彩明丽,以清秀、柔丽代替了浓艳富丽的特点,具有新的风貌。他善于轻妆淡写的技法,侧重以水墨、色彩直接在纸上晕染,没有勾线的迹,创造性的发展了没骨花卉画的传统技法。他借没骨花卉这一古老的绘画形式,来抒发对美的感受,而且融汇了写意画法,开创了生动活泼、风格秀朗、灵活、奔放的写生花鸟,让人看到了写实的魅力,人称常州”[2]

关键词:恽寿平;没骨法;色彩;写实;技法

人如画,画如人,恽寿平就是如此之人。他一生坎坷,饱经困苦,以卖画为生,他的气节和人品受人敬重,而他的画也如他的人一样,具有高洁而不流俗的风格[3]

恽寿平,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白云外史,瓯香散人等,江苏武进人。他幼年时跟随伯父恽向学画,对恽寿平的山水影响很大。后改习花鸟,继承和发展了徐崇嗣的没骨法,创造出了形象生动、色彩明丽、笔调简洁的新画风,时人争相效仿,在常州一带更是风行,人称常州派”[4]

没骨,将做为骨法的笔迹用墨掩盖起来,或者不用勾外轮廓,直接用笔点染,这种画法来源于花鸟画。

在清朝,没骨花卉在恽寿平的笔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他抢救了几乎失传的骨花,并为之创造。而且他对自己的没骨花进行了大量的尝试,独开生面成为一代写生正派。在他平时的作画过程中,很重视写生,在他所住的庭院里,种了很多的花草,他的写生花卉,简洁精确、赋色明丽,比较有大家的风度。但恽寿平并不是单纯的写生,而是在写生的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思想在里面,直抒胸臆。

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家们一直在努力追求,避免他们所讨厌的俗气,基本上采用淡雅的色调。恽寿平不仅继承了宋元以来文人画的优秀传统,又有自己的色彩表现特点,形成了幽淡、明净的色彩特点。恽寿平用色以浅淡为主,但又主张在浅淡中见厚重,在他所处的时代,有的人将淡墨与淡设色与逸品等同起来。那么,为了改变这种不好的画风,恽寿平特别强调在浅淡中体现沈厚。同时,他认为不管是淡逸还是厚重,都有一个适当的度,都不能太过,恽寿平还认为,熟练掌握浓淡设色的技巧对画家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他本人对浓淡的色彩表现技巧十分纯熟,他的没骨法的具体画法是用毛笔蘸颜色直接在纸绢上点染,不用墨笔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a8e65c6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