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行为反思

2022-03-30 18:1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育行为反思》,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反思,行为

幼儿教育行为反思

陈永香

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育全面发展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就决定了现代教育不仅要教人学做事,更要教人学做人。通过学习专家的专题讲座,回顾自己教育教案的历程,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

不同的幼儿在遇到意外情况以后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受到责备,就会惊慌失措,如果得到安慰,就会破涕为笑。可想而知,幼儿接下去的情景:受到责备的,一定时期或一直处于惊恐状态之中,而得到安慰的,则能以一种愉快的情绪投入新的活动。不同的教育式产生了正反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

、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儿童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与同伴、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性行为。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积极鼓励儿童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就有助于培养幼儿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反之,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内疚感。让儿童不仅仅达到生理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帮助幼儿从小建立一个健康的心态,茁壮成长。多和幼儿沟通,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感到自己为教师所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幼儿向教师传递他的情绪、情感,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教师与幼儿能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全心的爱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可以没有一套成熟先进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却不能缺少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相信孩子是

1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a9d363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